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1页(第1页)

  知不如实行,所以&1dquo;行”重于&1dquo;知”。

  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

  指导,因此&1dquo;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1dquo;行为重”。&1dquo;知先”

  &1dquo;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

  &1dquo;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1dquo;行”为第一性。

  &1dquo;知为先”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至于所谓&1dquo;行为重”,虽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强

  调的也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实践,这和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实践有本质的

  不同。

  (四)性分&1dquo;天命”、&1dquo;气质”,明申理欲之辨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直接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张载把人性分为&1dquo;天地之

  性”和&1dquo;气质之性”两种,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禀气不同所造成的。朱熹对此说十分

  赞赏,认为这个思想&1dquo;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1dquo;明千古圣人之意,甚为有

  功。”(《语类》)二程继张载后,对&1dquo;天理之性”和&1dquo;气质之性”作了区别。在

  张、程思想的基础上,朱熹又全面论证了&1dquo;天命之性”和&1dquo;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

  论。他说:&1dquo;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语类》)。&1dquo;理”与&1dquo;气”,人生

  不可缺少。&1dquo;理”在人未形成之前浑然于天空,于人一旦形成,便附于人体,成为

  先验禀赋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

  名&1dquo;天命之性”。人体形成之时,必禀此气,由于气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不

  同,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寿夭的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它有善有恶,名曰

  &1dquo;气质之性”。上述二性并存于人身,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论观点。

  朱熹的人性二无论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十分重视从思想上控制人心的倾向。朱

  熹说:&1dquo;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是恶底,此是气禀不同。”

  (《语类》)这一&1dquo;气禀有定”论,可为统治者阶级的剥削压迫开脱罪责,它要求

  人民在贫贱中听从命运安排。因此,朱熹的人性论就成了钳制人民思想的武器。

  基于上述目的,朱熹又把:&1dquo;天命之性”称为&1dquo;道心”,把&1dquo;气质之性”称为

  &1dquo;人心”,并断言前者是&1dquo;善”,后者是&1dquo;恶”。其根据是《尚书·大禹漠》:

  &1dquo;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朱熹认为上述十六字是尧、舜、

  禹的真传,因而特别重视。什么是道心?朱熹说:&1dquo;道心者,天地也,微者精微。”

  (《文集》)他认为道心就是天理,所以是精微的,至善的,只有圣人才具有。什

  么是人心?朱熹说:&1dquo;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指其生于形体之私

  而言,则谓之人心。”(《文集》)人心的特点是&1dquo;易动而难反,故危而不安。”

  人心就是&1dquo;人欲”:&1dquo;人心者,人欲也;危者,危殆也。”(《语类》)他把人心

  和人欲相等同,因为它是被物欲所迷惑而产生的邪念,是&1dquo;恶底心”。所以朱熹认

  为,道心和人心的关系,就是心中至善之理与邪恶欲念之间的关系。人要去恶从善,

  就必须用&1dquo;天理之公”去战胜&1dquo;人欲之私”。

  从上述思想出,在道德修养上,朱熹提出了&1dquo;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

  个天理实际上指&1dquo;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他说:&1dquo;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

  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文集》)

  所谓&1dquo;人欲”,就是受物欲迷惑而产生的私欲。他说:&1dquo;只为嗜欲所迷,利害所逐,

  一齐昏了”(《语类》)。他认为人欲本是恶的,和人的正常欲望不同。欲望人人

  都有,饥而思食,寒而思衣的欲望是圣凡共有的。他说:&1dquo;饥食者,天理也;要求

  美味,人欲也。”(《语类》)又说:&1dquo;夏葛冬裘,渴饮饥食,此理所当然。才是

  葛必欲精细,食必求饱美,这便是欲。”(《语类》)因此欲有善恶,并非全都不

  好。朱熹对&1dquo;欲”和&1dquo;私欲”的区别,是对二程理欲观的修正。他主张保证人民的

  基本需求,让其生活下去,只有那些过高的欲望,才应该坚决克制。因此,朱熹反

  对&1dquo;过欲”、&1dquo;纵欲”,也具有一定合理性。

  不过,朱熹把&1dquo;天理”和&1dquo;人欲”绝对对立起来,认为&1dquo;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文集》)&1dquo;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语类》)克得一分人欲,

热门小说推荐
情路官道

情路官道

作品简介不一样的情路,不一样的官道。看一个身具异能的农家小子是怎么样的处处留情,却能左右逢源,左怀右抱仕途路上,危机四伏,遭遇不断,如何的逢凶化吉,在官途上纵横开阖,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一直走进了红墙里。名剑传说之情路官道官方群号166654355欢迎加入。...

萌宝逃荒寻亲记

萌宝逃荒寻亲记

简介关于萌宝逃荒寻亲记欧阳汐宝和父母兄长,经历几世历劫,最后一世,欧阳汐宝穿成了四岁的萌宝凰柒,洪水泛滥,全村出逃她被遗弃了,四岁的宝宝经历千辛万苦寻找父母兄长,同时父母兄长也拼命的寻找他们的宝宝,四岁的宝宝经历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父母和兄长,也和阴谋扔掉孩子的恶毒亲戚断裂,再次遇见前世的爱人,他们却没有了前世的记忆,凭心中那种执念相爱的人走到了一起,功德圆满回了天界!...

权少豪宠小宝贝

权少豪宠小宝贝

一场见不得光的契约结束,她又被他抓回身边,这一次成了人人羡慕的权太太。第二天早上,她扶着腰,请问权少,你是电动的吗我是不是,你不是最清楚他是商界帝王,却唯独对她霸道强宠索爱无度。前男友...

阿萱粱煜

阿萱粱煜

阿萱是粱煜养大的。前世,为了他一句话,她苦守孤城三个月,最后却落得个众叛亲离,死无全尸的下场。重生一世,她誓再也不要重蹈覆辙!他要她往东,她偏要往西,他喊她饮酒,她偏要吃席。背叛过她的人,杀!欺辱过她的人,灭!她一步一步往上爬,也渐渐脱离了他的掌控。他终于慌了,阿萱,只要你回来,这天下本王都可以给你。她转身,素手一抬,将匕牢牢刺入他的身体,我不要天下,我只要你的命。血洒一地,粱煜却只将她紧紧搂入怀中,可我不要命,我只要你...

真千金从古代穿回来后,她懵了

真千金从古代穿回来后,她懵了

简介关于真千金从古代穿回来后,她懵了刚救了大官渣爹,得到全府人的感激,还没享福一日,穿回了现代,得知身体被异魂占据了六年异魂还自杀了。在异魂的骚操作下,她的家人换了,她变成了体圆彪壮,黝黑满脸痘的胖子。哥哥们讨厌她,沈家人漠视她,全校人嘲讽她,京都上层圈子把她当笑话。异魂享福完,把麻烦都丢给她。沈青宁沉默深思,她是不是没有享福命深吸一口气,只能认命。沈青宁以为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没想到上辈子所学的可以用到这辈子贵族高中扬言一定要开除她,转头她被邀请进了京都的公办重点高中。参加一档亲情类节目,被当对照组被全网嘲无用,转头粉丝们现全国最大的两个协会都扬言,沈青宁是华夏的重要人才以前的同学嘲笑她,在沈家小辈里混不开,转头却震惊现她竟成了沈家团宠京都上层圈子炫耀孩子事业上的成功,嘲讽她没用了,转头现,是他们不配傅书予他遇到了一个跟他一样的人,他的同桌,长得贼丑,成绩不好,名声不好。可她对人生的态度跟他不一样,如果说他是自愿陷入黑暗,那么她是向阳而生。自律,是她告诉他他很庆幸,那次是他救了她,让她把自己拉入她温暖的人生...

农家有女:玄学大师来种田

农家有女:玄学大师来种田

世人都知,玄学之人,总容易犯五弊三缺。谢欢是玄门传人,天赋异禀,但为了活的长寿,有时间吃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绝色,她选择金盆洗手。但是一朝意外穿越成山沟沟里可怜的小孤女,面对家徒四壁的环境,她只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