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0页(第1页)

熊公公应了遵旨,忙让人端来鸠酒,熊公公亲自掰开苏妍妍冰凉的唇,把鸠酒往她嘴里灌了——做戏要做全套。

紧接着,又将今日目睹真相的宫人、内侍俱清理干净了。对皇帝忠心耿耿的暗卫们虽然留下性命,却皆服食了哑丹,另行安置。

处理这些事情花了数个时辰,待忙完,都已经入夜了。皇帝这才松了一口气,召见了十来位较有威信的臣,刀笔吏也全被召来。皇帝将今日宫中变故告知众人,言语中每每提到太子,皇帝都潸然泪下。

皇帝眼中明明淌着泪水,却强自做出镇定的表情,道:“济大郎一生下来,朕便对他器重信任,早早立为太子,悉心栽培。”皇帝说到这里,手掌缓缓覆在腹上,那里有他被谢济捅出来的剑伤。皇帝道:“直至今日,济大郎对着朕举剑刺来,朕仍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咳、咳……”皇帝一激动,伤口崩裂,渗出血来。

诸臣皆跪道:“陛下保重龙体。”

皇帝终不可自抑地泣起来:“是朕有负天地先祖,对济大郎疏于管教,才会酿出今日这一惨裂丑事,朕深愧之……”皇帝举拳捶胸:“一切罪责皆在朕,是朕疏忽,致亲儿弑父,太子弑君!朕对不起江山社稷,对不起黎民百姓。”皇帝声音哽咽,仰起面来,努力克制着眼泪,“济大郎将剑刺进朕腹内,那一刻,朕想着,朕这个皇帝做得这般有愧,还不如就让济大郎把朕杀了,朕以死谢罪。”

诸臣皆道:“陛下万万不可,陛下乃国之根本,切莫因为一谋逆贼子,心生灰念。”又有大臣义愤填膺道:“前太子逆施倒行,按律,按理皆当诛!陛下不值得为这种逆贼悲痛。”

皇帝面露凄惶之色,叹道:“说什么不值得,再怎么说,他也是朕的孩儿。”皇帝手按着心口:“济大郎就这么去了,朕觉着……好似被人剜去了心头肉!还有皇后,朕同她夫妻十年,为想着枕边人竟生异心。”

诸臣听皇帝言语,观皇帝神情,皆生恻隐之心,又对太子废后等人的行为感到愤怒,便有大臣提议:“陛下,废后无德,唆使太子造反。臣等恳请陛下废去安州鹿山后陵,这等祸国妖妃,百年之后,不可与陛下并立!”

皇帝不置可否,默许了众位大臣的奏请。

半响,皇帝道:“济大郎年轻,终是受废后唆使,最后畏罪自尽,其心尚存善念,厚葬了吧。”

诸臣皆赞皇帝仁厚。

……

众臣散去离宫,殿内只余下皇帝,和服侍他的宫人内侍,皇帝道:“都退下去吧。”

宫人内侍皆退,独留下贴身内侍熊公公。皇帝头不转,目光不移,道:“你也退下去吧,朕想单独坐一坐。”熊公公应了诺,退出殿内,守在殿外。

皇帝独坐殿内,高高的龙椅,俯瞰众生。周遭燃着亮堂堂不熄的长明灯,皇帝却觉得内心一片漆黑和空虚。

空虚,无止尽的空虚,似洞越来越大,没有什么能填满这份空虚。

皇帝在龙椅上发呆了许久,脑子不转,纯粹发呆。

良久,皇帝脑子似乎能转了,第一个念头,竟是:明日就是腊月二八,再几天,就要过年了。

皇帝就转头向左看,向右看,年年正月皇宴,皇后和太子就坐在他左右两边。

这景象不会再有了。

皇帝想站起来,离开这空荡的金殿。然后坐久了腿麻了,一下子站不起来。皇帝只得借助龙椅扶手的力量,撑起身来,皇帝突然想:等他老了,谁来扶他?

皇帝的嘴角抽了一下:他是皇帝,只需一道命令,就会有万万年年臣子来搀扶他,一定是这样。

腰腹间,谢济和曾微和刺的伤,皆在作痛。皇帝不得不勾着腰,阑珊步下殿来。皇帝步出殿外,熊公公忙去搀扶,见皇帝一只手始终按在腹上,熊公公不由关切道:“陛下,要不……再宣御医来瞧瞧?”

皇帝道:“不用,朕死不了。”就是痛一痛,总会过去。他曾戎马,受伤无数,到后来还不是都痊愈了。

熊公公问:“陛下……是去御书房,还是回寝殿歇息?”熊公公想建议皇帝回寝殿歇息,但又不敢建议。

皇帝道:“朕去花苑走走。”

熊公公一楞:这腊月天里,百花凋谢,花苑里除了光秃秃的树木和北风,什么也没有。

“诺。”熊公公扶着皇帝向花苑走去,又私下吩咐内侍,赶紧多提些热炉去花苑,等会别把皇帝冻着。

……

花苑中,皇帝已多添了一件裘衣,四周的炉子提供着温暖,熊公公还硬塞给皇帝一个手炉。

皇帝内力深厚,其实并不惧冷,禁不住笑了:“别这么大阵仗,你们都要把朕烤化了!”

熊公公忙认错,皇帝觉得无趣,不再同熊公公说话,自己在亭中坐了下来。这亭子处在花苑的中央最高处,春天的时候,百花盛开,从亭内一眼往下来,景色十分好看。这会大冬天的,又是夜晚,就没什么好看的了,萧萧山石,气色黯然。

皇帝注视良久,转头对熊公公道:“以后将这些枯树移去,多植些常青的松柏。”

熊公公应诺,道:“这段时候的花苑是无趣了点,等苑中的寒梅都开了,就好看了。”

皇帝轻笑:“那还得够等。不知道今年下不下雪,梅花欢喜漫天雪,寒梅要在下雪天才开得好看。”皇帝又道:“取朕的琴来。”皇帝琴棋诗画无一不精通,只是忙于国事,鲜少做这些闲事。

熊公公取了御琴来,蕉叶似,极难斫。熊公公摆了几案,又将琴摆在几案上,退到一边。皇帝盘膝而坐,神情庄重,手按上琴。皇帝弹的曲子并不晦涩,声音沉静高古,分外悠扬,不类凡尘。皇帝弹着弹着,不知是心引琴声,还是琴声引导着心,竟忆起遥远往事。

昔年在会稽,皇帝刚失却双亲,心情沉郁。院中奏琴,声音越来越哀婉,幽幽咽咽,弹不下去。忽然有女子拔剑而起,身段婀娜,随琴声起舞,谢景睹舞奏琴,心中逐渐被柔情浸透,琴声逐渐由婉转转为高旷,沉重痛快,一扫阴霾。

昔日剑气琴心,今在何方?!

一旁的熊公公越听越迷惑,为什么皇帝琴声愈来愈艳,曲意却愈来愈哀?

熊公公以为皇帝是在为太子和皇后悲伤,不由得心中默默叹惜。

皇帝心已入琴,不辨身在何处。一幅幅画面在皇帝脑海里溢出,父亲闭着眼,安静地听他奏琴,父亲总是很严厉,听完了曲子喜欢挑错,很少给他赞许。相反母亲就温柔许多,每次听琴曲,都要赞吾儿弹得好,有时候母亲头疼不能安神,睡前都要听他弹一曲,才睡得香。常蕙心是最古灵精怪的,或趴在榻上,或倚靠着墙,隔着半张珠帘,听他弹琴,她眼神里的慵懒渐变成浓得化不开的痴念。他喜欢她眼神,令他欢喜,有时候忍不住停下弹奏,过去挑翻珠帘,将她掀过来,压在琴上拢拈抹挑,叮叮咚咚奏另一番乐章……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