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4节(第1页)

照片有什么好看的?难道这间学校想用一张照片打发他?

韦明星初时不解,等看到照片后就懂了。

因为照片上的莲台只剩下了三瓣花瓣,是个残缺品。

戴教授说:“当时送来时,它就是这样。”

韦明星怔了一会儿,没有再跟戴教授纠缠,而是出去给母亲打了个电话。

“爸当时把莲台砸了?”他问。

母亲很不想接到他的电话,冷淡的说:“嗯,是他自己砸的。”

韦明星:“为什么?”

“我怎么知道?”母亲恶声恶气的说,“你以后不要再打给我!”啪的一声,电话挂断了。

韦明星有些灰心,但也理解母亲对父亲的怨恨,因为他跟父亲从事一样的工作,这分怨恨也由他继承了。

只是莲台就这么毁了,实在是让他措手不及。现在,让他去哪里再找一尊莲台呢?

☆、第203章血透莲台

韦明星今年三十八岁,看起来一副精英范儿。

他的爸爸韦东山是赶在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时发的财,家里率先住起了小别墅,请了两个保姆。他的妈妈钱学彬是个大学教师,为人一板一眼,从小就盯着韦明星的学习。

在韦明星小学时,韦东山刚赚了钱,开始追求品质生活,想当个文化人,就开始着迷于字画。当时韦东山朋友众多,交游广阔,得到不少追捧,还有跟韦东山做生意的小厂家厂长重金求购他的书画作品。钱学彬在学校里也能算桃李天下,夫妻二人的朋友圈不小,韦东山还掏钱成了本省书法协会的重要会员,支持了很多书画活动。

韦明星记得妈妈说爸爸这是掏钱买人捧他。这话在他小时候觉得是妈妈眼气爸爸的名声,到上大学以后才觉得妈妈说得是对的。

在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国门初开,国内的文化事业前所未有的兴盛起来。

韦东山由书画入道,开始跟文物打起交道来。一开始,韦东山只想收集一些名家字画用来传家或收藏,他并不想借此赚钱。韦明星记得,爸爸小时候常对他说“这都是留给你的”,“与其给你留钱,不如留这些,能保值,还有品位”。

但显而易见,半路出家的韦东山在字画上的造诣并不过关,眼力也不行,交了不少学费。为了以收养藏,韦东山就不再限于字画,开始能收什么就收什么,不想要的就转手赚个辛苦钱。他小心谨慎,吃过亏上过当后就记住教训,最后好歹没把家败光,还能有余钱给家里换房子、换车,兼送韦明星出国留学。

但钱学彬很不喜欢韦东山这样搞,觉得搞这个是不务正业,为什么不继续做生意呢?她与他争吵,韦东山就道做生意一身铜臭气,他现在是文化人了,再跑去做生意是往下流走,朋友知道了要笑话他的。

钱学彬觉得这个论调很可笑,觉得他就是死撑嘴硬。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韦明星高三毕业前夕,两人吵的最凶。后来韦明星去了外国,五年没有回来,然后就听说父母分居了,这一分就分到了韦东山去世。

韦东山到底是怎么去世的?为什么这么突然?为什么事先他一点都不知道?

韦明星有很多疑问,却不知该去问谁。

他本来打算在当地定居,听说父亲去世后才匆匆赶回。这一回来,发现这个家还有母亲,以及以前熟悉的一切都陌生极了。

这几年他确实很少回来,最近一次回来还是两年以前。当时他是分别跟父母单独吃饭,两人竟然连坐在一张桌子上都不愿意。而且他们都不愿意提起对方。他跟母亲提起父亲,母亲就冷冰冰的不肯说话也不愿意再理他;他跟父亲提起母亲,父亲却只是叹气。

然而在葬礼上他才知道,家里原来的房子已经卖了。母亲住的是一年前买的新房,而且已经有了交往的男友。

父亲也另有女朋友,还是两个。这对年过半百的夫妻竟然先进的各玩各的。

父亲去世后,家中藏品早就全都不见了踪影。韦明星当然不能接受,因为父亲两年前曾说过家中藏品保守估值大概是八千多万,如果碰上好时候,好买家,再托一个可信的拍卖行,上一亿没有一点问题。

而他在国外就是干拍卖师的,自己也有一个小的拍卖行,还小有名气。

父亲并没有第二个孩子,韦明星就推迟了回去的日期,开始为自己应该继承的财产奔忙。

但事情并不像一开始想得那么容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