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5章 考核制度(第1页)

在回京城的路上,杨安和太子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虽然朝廷开仓放粮,暂时解决了灾民们的饥饱问题,可谁也不知道这场灾荒会持续多久。

官仓的粮食,只能救得了一时。

太子担心官仓的粮食不够用的时候,杨安已经想得更远。

杨安甚至想到,如果持续灾荒,就只能再从其它地方运来粮食。

而关中大旱之时,江南由于位置特殊,河流湖泊较多,正是丰收的季节。

所以第一个选择,就是从江南调运粮食。

可是此时铁路还没有被明出来,运输条件十分有限。

隋朝的时候,运输的途径,不外乎是6路和水路两种。

6路运输,主要靠人力和蓄力,比如马车。

水路运输,靠的主要是水力,比如轮船。

而相较于马车运送,水路运输则要便捷得多。

所以,就算是从江南运送粮食过来,第一选择也肯定是走水路。

而隋文帝其实此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为了让运输更加便捷,开皇四年,隋文帝便已经下令开凿了一条从洛阳到大兴帝城的运河。

这就是最早的广通渠,以方便从江南运送物资到大兴城。

但这条运河,只能沟通洛阳到京城,并不能做到贯通南北。

杨安想到这里,不禁想起来历史记载中的隋炀帝杨广。

虽然杨广是个暴君,但是在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这件事上,体现了高瞻远瞩的眼光。

只是杨广在开凿大运河的过程中,因为不能体恤百姓,滥用民力,致使百姓民夫大量死亡。因此失去民心,才导致了大隋朝的短命。

但无论如何,开凿大运河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如果在开凿大运河的过程中,杨广能够放慢一下脚步,多体恤一下自己的子民,让他们能够稍稍喘口气,得到及时的修养生息,也不至于让百姓与皇帝离心离德。

正因为杨广是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在登上皇位后,无论是谁提出建议,只要不对他的胃口,都被他免官或者处死,没一个能安度晚年。

这也正是杨安宁愿选择辅佐太子杨勇,而放弃杨广的关键所在。

杨安看着策马走在前面的太子,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一路走来,虽然艰难,但总算没有辜负自己的付出。

此次赈灾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太子亲身体验到了民间疾苦。

事实证明,太子并非历史上所记载的,一味沉迷于荒淫享乐。

只要给太子一个机会,他做得并不比杨广差。

在咸阳视察赈灾情况时,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他连米粥都难以下咽,

但仅仅几日过去,看到灾民们的凄惨状况,他已经学会和灾民们吃一样的伙食,并再三交代,不许搞特殊化。

因为看到咸阳的官员赈灾不力,他甚至怒不可遏,要就地处死这些贪官污吏。

在回京城的路上,遇到路窄的地方,太子也会跳下马来,将马牵到一边,让灾民们先走。

凡此种种,说明太子已彻底向过去贪于享乐的日子告别,而且是从骨子里的改变。

在回来的路上,太子并没有和高颖汇合,而是直接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已是早朝退朝之后。

太子没有片刻停留,直接在皇宫的仁寿殿找到了隋文帝和独孤黄守。

随后,太子将杨安替他写好的奏章,面呈给了隋文帝。

隋文帝结果奏折之后,并没有急着打开,而是看向太子问道

“太子,此次开仓放粮,效果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