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0章 当有所作为(第2页)

为此,他查了更多的资料。现隋文帝曾多次开仓赈灾

开皇三年的时候,关中遭受饥荒,隋文帝当时下令调集十三州的粮仓储备,运送到关中赈济灾民;

开皇四年,“驾幸洛阳,关内饥也”,隋文帝立马打开“常平仓”,拯救了数不胜数的灾民;

开皇五年,隋文帝甚至下令在各地设置义仓,准备在当地遭受灾荒的时候,随时开仓放粮,解决饥荒问题。

仅仅从这三年的历史来看,隋文帝绝非像唐太宗所说,是一个小气到“不怜百姓而惜仓库”的人。

杨安觉得,这次关中大旱,隋文帝之所以没有开放粮仓,一定是出于某种方面的考虑。

乘着隋文帝还没有做出决策之前,杨安觉得,该有所作为。

因为关中大旱问题,隋文帝要求太子也要参加每日的早朝。

这天早朝散朝后,杨安跟着太子去了东宫。

进入东宫内殿后,杨安开口问道

“关中大旱,太子殿下以为该如何处理?”

“自然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太子头也不抬,“往年旱灾,父皇也是如此处理。”

“下官也认为,理当如此,”杨安点头,“只是殿下现没有,陛下今次始终有所顾虑?”

“有所顾虑?”太子抬起头来,

“正是,”杨安肯定道,“因为有所顾虑,所以陛下才拿不定主意。”

“下官认为,如果能打消陛下的顾虑,则开仓放粮,必成定局。”

“只是,”太子看向杨安,“如何打消父皇的顾虑?”

“下官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出手。”

“少师请说。”太子期待地看向杨安。

杨安缓缓道

“第一,天灾人祸。从去年的修建行宫暴虐百姓事件,到今年五月的京师地震、关内诸州旱灾,直到现在的关中大旱。”

“每一次天灾人祸,都造成了百姓的死亡。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无不验证着天象异变的预兆。”

“而这些天灾,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陛下一定会担心,后面可能会有更大的灾祸来临。”

“所以,陛下不敢轻易动用仓库中的粮食,”

“以免下一次更大的灾祸来临时,束手无策。”

杨安说到此,看了一眼太子,“这是陛下的第一个顾虑。”

“少师说得对,”太子赞许地点头,“近一年来,生的灾祸,确实比往年多。”

“陛下顾虑的第二点,”杨安继续分析道,“便是内忧外患。”

“近几年来,内部有江南叛乱,五羌反叛,外部有突厥侵扰。”

“陛下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得优先考虑军需粮草储备。”

“第三,下官认为,陛下要借此旱灾机会,对义仓进行改革整顿。”

“改革义仓?”太子疑惑地看向杨安,“何为义仓?”

见太子不解,杨安只得将义仓的形成原因及目前状况讲述了一遍。

开皇三年,大隋官员长孙平征拜度支尚书,他看到大隋多有旱灾,百姓深受其苦,于是向陛下上奏,在奏章中建议

让百姓每年秋收季节,根据贫富不同,拿出一定数量的粮食,放到政府提供的仓库之中,以备凶年之用。

隋文帝欣然应允,并取名为“义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