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团年亲人悦惜别短长吟(第1页)

唐代的王维,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诗,把中国的古文明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时再一次为身处异乡的游子归来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从此以后,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你身处天涯海角,还是异国他乡,为惦记着远居在那山旮旯里的父母和兄弟姊妹,也不顾舟车劳顿,都会归到那心之所念的地方,和家人团聚。

作为普通人的我,也毫不例外,同样跳不出这个倍思亲的“魔咒”,每逢过节,总会以这个理由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到母亲的身边,和兄弟们围着一起热闹地吃一餐团年饭,叨唠一些你我都熟悉的往事,还总是那般的津津有味。

时间真的如白驹过隙,一晃母亲的背就越来越弯,最终变成90度了,大哥的头发也都花白了,更可惜的是大哥还不幸得了“尿毒症”,一个星期需要做三次透析来延缓生命。

大哥的脸色一年比一年黑,身体也自然一年比一年差,每次我回家,大哥是特别高兴的,总希望我在家里多住几天,陪他聊聊天,但临别时却是满眼的泪水,因为大哥担心他会“走”在母亲的前面,也许不知道哪一天就突然离去,生怕这一别就真的成为“永别”,其实,我和大哥也有着同样的担心,车开出了几个山坳,脸上的泪水还在不断的流…

母亲的身体还算比较“硬朗”,除了背弯得比较厉害,饭量还比较大,也很健谈,然而,在2018年2月22日却突然病倒,待急忙送到医院后,医生却无力回天,第二天就驾鹤西游了,哭得我们几兄弟肝肠寸断。也不知道母亲为啥走得那么着急,没有要我们兄弟来服侍她老人家一天,就匆匆闭上了眼,很安详,也许思念我父亲太久了;也许她老人家真的怕我大哥抢她的先……

大哥的儿女倒是特别的孝顺,二儿一女,把大哥照顾得体贴入微,大嫂也每日守候,随叫随到,百求百应,几位孙子孙女更是常围膝前,端茶递水,让已过古稀的大哥生活得很开心。尽管透析做了七年,身体还能勉勉强强。

前年回来时,二哥却让我担心得厉害,二哥肺气肿,病很重,人瘦得皮包骨,两只眼窝深陷,脸色发黑,他却还惦记得他那一亩三分地里的庄稼,带病下地做农活,我见到他这般模样,眼泪一下子就溢出来了,心里的那种酸痛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便力劝二哥学会“放下”,好好的爱惜自己。

记得二十多年前,二哥得一场大病,二嫂又在外省打工,没有手机可用的年代里,通信基本上靠写信,一时也联系不上。我回家时才看到,二哥头发胡子全部掉光了,躺在床上呻吟,他见到我时就眼泪汪汪的向我交待他的后事,把一双年幼的儿女托咐给我照顾,说他已经没有救了。此情此景让我心痛不已,我立即背着二哥就往大马路上跑去拦车,把二哥拖到长沙,找到一位专治那病的专家,通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终于把二哥从死神那抢过来了。

现在见二哥又被肺气肿折磨成这光景,心里很痛很痛……幸好,他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也很孝顺,在为二哥求医治疗。

今年回家过年,见到亲人们,心里尚有一丝丝欣慰,大哥身体还尚可,二哥的病已经好转很多,心情也比以前开朗了,二位嫂子的身体还一如既往的健康,尽管都“阳”了,都康复得很快,能操持一家之务。

孙子孙女都在过年的鞭炮声中嬉戏,尽管其中还有几位名牌大学生,此时他们也忘记了自己大学生的身份,带着一群弟弟妹妹在屋前屋后奔跑嬉闹,花炮声,欢呼声,不绝于耳,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在爹爹、伯伯、叔叔们的眼里,他们还都是“孩子”,他们可以尽情的撒娇,玩耍,不用帮忙做饭、洗碗,他们就负责给“大人们”带来欢乐的氛围,对于大哥二哥来说,看着孙辈的打打闹闹,这就是天伦之乐,这样的“年”过得很有意义,也忘却了自己是一位病人,更有益于“爹爹们”的身体健康。

过年的意义,就是团聚,见到自己的亲人,这种血浓于水的感觉哪怕是坐在一起,相对无言,但只要看到了彼此,就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交流,话语不在于多,一个眼神就懂了,尤其是对日薄西山的我们这一代,挨过饿,受过冻,为了几个工分累到爬不起,也尝过了生离死别,总之,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痛苦,就象王佑贵唱的《我们这一辈》那首歌一样,我们这一辈过得真的不容易,所以更加懂得珍惜,更懂得过年团聚的意义,更懂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真谛!

……

年过完了,又要为了生计去赚那几两碎银,只能和大哥二哥道别。二位嫂子就不断的往车后备箱里塞“土特产”。

大哥的神情就变得很沉重,二哥则用忧郁的眼神望着我。

大哥重复的问:“下次什么时候回来?”眼泪却一下子就盈满了,声音开始了哽咽……我知道此时他心里的所有想法。

我赶紧钻进车里,我怕大哥看到我的泪水。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