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页(第1页)

  儒学六期分法,主要是依传统的时代分段法,若就治学风格言,不外乎&1dquo;义理”、&1dquo;考据”二派而已。汉代今文家、魏晋玄学家、宋明理学家,和清朝后期的常州学派、现代儒家,即&1dquo;经学义理派”;而汉代古文家、北朝北学诸儒、隋唐义疏之学和清代朴学家,俱为&1dquo;经学考据派”。义理、考据二派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济补。若明义理至于空疏,则有考据学家起而为之考事论实;倘考据训诂至于琐碎,则有义理学家为之提纲挚领,疏通大义。因此在儒学史上,今文学空疏苛繁而有古文;古文破碎大道而有玄学;玄学虚空而有北学与之抗衡;唐人义疏穷尽枝叶,故有宋明理学勃然兴盛;理学至于束书不观,故朴学力主无征不信;朴学究心于训诂而忘经世先王之志,于是常州学派经世、儒家救世之说大行于天下。义理、考据二派角力争先,互有胜负,各有千秋。其间落后与陈腐自不可免,但就其积极意义言之,义理在救世,考据在求实。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求实基础上救世,以救世为目的而求实,就是今天中国人急待解决的学问。

  二、儒家的经典

  儒家经典,历史上有所谓&1dquo;六经”、&1dquo;五经”、&1dquo;十三经”和&1dquo;四书五经”之名。这反映着儒学风格不断演变、内容不断充实扩展的历程。

  1.从六艺、五经到十三经

  六经起源于上古&1dquo;六艺”教育。《周礼·地官·大司徒》曰:&1dquo;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一日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一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dquo;六德”为思想教育,&1dquo;六行”为品行教育,&1dquo;六艺”为才能教育,概言之则为&1dquo;德行道艺”。孔子向弟子进行六艺教育,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赞《易》,修《春秋》,形成六经。《庄子、天运》曰:&1dquo;(孔)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以为文。”即指此而言。六艺是六种知识技能,六经是孔子从事六艺教育的教材,六经亦称&1dquo;六艺”。故贾谊《书·六术》曰:&1dquo;《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谓之六艺。”今《六经》缺《乐》,今文家以为《乐》本无经,附《诗》而行;古文家以为《乐经》亡于秦火,六经只有其五,故又称&1dquo;五经”。汉武帝置儒学博士,以&1dquo;五经”为称,原因即在于此。此外,礼分《周礼》、《仪礼》、《礼记》三书,是为&1dquo;三《礼》”;《春秋》有《公羊》、《谷梁》、《左传》三书,是为&1dquo;三传”。此外还有《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由于历代尊经尊传不一,遂有&1dquo;七经”、&1dquo;九经”、&1dquo;十三经”之名。大致说来,后汉始有&1dquo;七经”之称,约以五经加《周礼》、《礼记》(或以五经加《论语》、《孝经》)。初唐有&1dquo;九经”之名,约以《易》、《书》、《诗》、三《礼》、《春秋》、《论语》、《孝经》(或以为有《公羊》、《谷梁》,无《论语》、《孝经》)。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o)刻石经,以《易》、《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至宋儒增入《孟子》,遂有&1dquo;十三经”之名。宋儒又从《礼记》中分析出《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为&1dquo;四书”,作为修身养性之初阶,与前五经相配,故有&1dquo;四书五经”之称。历代儒学之士研究十三经,阐说挥,有注有疏,汗牛充栋。唐代有《诗》、《书》、《礼记》、《易》、《春秋左传》&1dquo;五经正义”及《公羊》、《谷梁》、《周礼》、《仪礼》四疏;宋代补撰《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四经正义。形成遍注遍疏群经的大型丛书,清代将其合刻在一起,即《十三经注疏》。

  2.五经概说

  儒家经典,与宗教圣经讲述神功异迹、清规戒律不一样,是关于先民实事的记录,是为人之道和处世之方的教科书。《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曰:&1dquo;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庄子·天下篇》:&1dquo;《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外,荀子、董仲舒、司马迁等人都有类似的阐述。概言之,《诗》是用以表情达意,抒内心情感;《书》叙述先王政事,具有历史经验;《礼》记载行为规范,节制人的言谈举止;《乐》煊染和乐之情,激人类好善之心;《易》阐阴阳运行,以明变化之理;《春秋》反映等级名份,实为礼义之大防。六经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共同完成对儒家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塑造,缺一不可,故孔子曰&1dquo;六艺于治一也”;董仲舒亦曰:&1dquo;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春秋繁露·玉杯》)

  诗又称《诗经》,为篇三百有五,故称&1dquo;《诗》三百”。是孔子选编的古代诗歌总集。儒家认为,《诗》于性情,内有哀乐之心,则外于声音言辞,声成为文字就是诗,音合于韵律就是歌。诗歌就是人们感情的流露,故《尚书·尧典》曰:&1dquo;诗言志,歌咏言。”歌者也许纯粹是感情的流露,但闻之者则可以知民间的喜怒哀乐,观为政之得失,此所谓&1dquo;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古代有采诗制度,设行人之官,孟春之月振木择于路,采集诗歌。回朝献于大师,大师协比音律,奏于天子。王者即从献诗中观知民心政风。《礼记·王制》曰:&1dquo;王者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即此之谓。另一方面,卿士大夫在外交、雅集之时,也常常用诗来表情达意,这在《春秋》时更是一代文雅风气,故《论语》说:&1dquo;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曰:&1dquo;《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就是古人借《诗》言志的委婉作法。相传古诗三千余篇,是&1dquo;孔子去其复重,取可施于礼义者”,上采《商颂》,下尽周室,共&1dquo;三百五篇”(《史记·孔子世家》),制为定本。这就是《诗经》的起源和积集过程。六经中,《诗经》是孔子最早整理的一部经典,《史记》载孔子&1dquo;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诗》排在四经之。自兹而后,《诗经》传授不绝,形成了气势颇大的《诗》学。

热门小说推荐
新婚错嫁,逃婚后新郎真香了!

新婚错嫁,逃婚后新郎真香了!

宋蕴蕴结婚了,新郎却从始至终不曾出现过。一怒之下,在新婚这一夜,她把自己交给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后来她被这个男人缠上...

诱撩攻略对象,跪求温柔别黑化

诱撩攻略对象,跪求温柔别黑化

简介关于诱撩攻略对象,跪求温柔别黑化被几个渣前任联合捅死姜昀被人间真情系统222绑定,前往三千小世界进行攻略任务。冷心冷肺的姜昀面上装的多深情,内心就有多冷淡,不为任何一人动心。他的名言就是我从来不相信这世界上会有人比我更爱我自己,如果有那一定是我不够爱我自己!但是谁来告诉他为什么温柔的攻略对象在他死遁后,就黑化了?开始对他强制爱。温柔霸总抱着他的尸体不松手他没死,他还在这里,你们骗我。冷酷督军你们谁都不准动他,他是我的。偏执社畜我的猫猫没死,他一直陪着我。终于姜昀自讨苦吃,攻略对象黑化值满,变成疯批病娇。心思阴暗九千岁我的小皇帝,你还想逃去哪里?阴鸷鬼王就算是魂飞魄散也不会让你离开我!一次次的偏执,让姜昀缺乏安全感的内心逐渐融化,双向的奔赴让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离不开也不能离。...

齐无惑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齐无惑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仙神妖魔,王侯将相龙女掌灯,杯中盛海。野狐参禅,猛虎悟道朝游北海,暮走苍梧。仙神存世,妖魔立国。这些原本和齐无惑并没有半点关系。而总是在梦中看到方块文字的齐无惑,那时只想着能够参与来年的春试。直到在做黄粱饭的时候,有个老人给了他一个玉枕头,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黄粱一梦。黄粱梦醒破凡心,自此大开修行门。金乌飞,玉兔走。三界一粒粟,山河几年尘。把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齐无惑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这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武道世界,万年皇朝,武道宗门,千年世家,蛮族巫道,妖魔鬼怪,千百势力,错综复杂,相互纠缠,秦斩穿越成锦衣卫,一切从锦衣卫开始...

木叶的奇妙冒险

木叶的奇妙冒险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倒霉蛋穿越了,他变成了日向家的大少爷,还顺带在火影世界里觉醒了替身的能力。你说有替身就有替身吧,可为什么这个名为辉夜姬的替身长得这么像某位最终boss呢这也太...

天下第一医馆

天下第一医馆

一睁眼,便是人命如草芥的乱世芳华。墨白是个大夫,但他还来不及去想治世救人,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三天后不死。然后还得考虑怎样才能见一见那已经和自己成过亲,拜过堂,据说国色天香的老婆?最后,他还得想个能在乱世之中活下来的谋生之道,他决定了,就干老本行,很快,乱世之中,战火最猛烈的中心地带,一间医馆开张了。名字还算低调,曰天下第一医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