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 校园用餐趣事(第1页)

在整个学校生涯中,少不了一日三餐,教室,食堂,宿舍是三位一体的存在,写校园生活,用餐绝对是少不了的事,用餐的故事太多,总有不少能勾起你嘴角上扬的故事生。

小学开始,学生就要集体搭餐,需要自备饭缸和大米,需要统一蒸煮米饭,前几年还能用医生用的长方形饭盒,医用盒里面原来是装棉签和棉球消毒用的,以前很多医疗用品都能当餐具,整个9o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如此,输液瓶用完后,家里就用空瓶装白酒,过年过节走亲戚可以携带一瓶医药瓶装的散装白酒,那时候都是赤脚医生上门看病,家长去医生家接过来看病,用完的输液瓶和针头针管,都能成为小孩子们的玩具,大人也会选择性的使用医疗用具资源。

用医疗饭盒和圆形水缸当饭盒都需要学生自辨,学校只管统一放米,统一蒸煮饭食,不管怎么给学生分辨主人,到饭点时间,统一把蒸煮好的米饭放在厨房外面指定的空台上面,或者学生直接去厨房大锅找自己的饭缸,不同图案和标记的饭缸还可以一眼分出来,如果都是差不多的饭缸就要抓瞎了,只能等别人先拿,剩下的几个饭缸,就随便拿一个,只要有饭吃就行,不管是谁的饭缸,吃完一洗,交还回厨房,反正一日三餐,年年日日如此,只要保证有饭吃,管他是谁的饭缸,好像整个小学六年的米饭都是这个模式,自己的专有饭缸蒸煮米饭,到初中后才是大锅饭,一大盒蒸煮米饭,然后七八人分一盆饭,饭缸放自己书桌就行,不用吃完放到厨房指定位置,这样蒸煮米饭的方法确实会省时省力,后来基本全面推广了,吃酒席都是这个模式,又变为大锅饭了,改革开放初期,刚淘汰大锅饭模式,每个人都是独立蒸煮米饭,没想到到初中后,又恢复了大锅饭,可能学生增多,厨房厨师的工作量加大,小学六年还要靠厨师的眼力,均匀往米缸里放米和放水,放几百人的用餐还是可以应付得来,上千人以上就有点费功夫了,学生早饭是七八点左右,厨房师傅凌晨五六点就要起来烧火煮饭,不然来不及,一般都是材火蒸煮米饭,也有的学校可以用煤炭资源,五六年级的时候好像就是烧煤炭蒸煮米饭。有次高中放学我回玉龙小学,结果现老妈已经去其他地方教书了,还和学校的厨房师傅睡了一夜,毕竟在那里呆过两年,和学校教职员工都很熟悉,即使六七年不见,也还有印象在,我妈在玉农小学教书的时间也长,估计都过十年以上了,另外十几所小学均分两年。

饭缸米饭的故事就这么多,只想到这么多,然后就是菜品,米饭好吃,也不能光吃白饭,还得就菜吃,冷菜把米饭掏个空放进去一埋,一分钟后就可以趁热去吃了,腌制菜品不分冷热可以随时吃,荤菜才需要埋进米饭预热,同学们最高兴的就是用餐时刻,大口大口的吃饭,还可以相互交换带的菜品,下雨天还能把残剩下来的菜丢进水坑里,看水坑里的水冒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刹那间的五彩缤纷让人惊喜,同学们都会相互的丢掉菜品进水坑里,相互攀比谁制造的油多,看谁丢掉的菜的颜色最好看,这也是苦中作乐,无奈的丢菜看油游戏了,不提倡,不推荐,有限的娱乐方式。

还有玉农小学的三餐也值得回忆记录下,一周的寄宿生活,三餐都在学校吃,学校提供蒸煮米饭,自己带部分菜,然后学校承包的农户会在校门口附近卖菜,三个脸盆装的菜,一两毛一餐,基本够吃,菜品一般不固定,吃的最多的是青菜炸辣椒糊和各种蔬菜为主,早中餐如此,放学后的晚餐就只有我们住宿的三五人,没人再来学校专门卖菜,我们可以外出校门附近十米左右的商店人家去买菜,一般是商家主人自己吃的一点菜,或者中午没吃完的菜,基本能满足我们住宿的三五人,而且等老师用完餐后,我们还可以去收拾残局,能吃到一点剩菜,学校的老师子女偶尔也会分我们一点菜吃,我念五六级的期间,我母亲还来玉农小学教了一个学期,我小学毕业后,我母亲又在这学校反复教了十年以上的书,反正算与这个学校有点缘分,这个学校多年都是平房,后来一任校长过来改建成了楼房,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又来过几回,应该是高中的时候,在学校用过晚餐后就会和留校的教职工及子女在学校打乒乓球,玉龙小学的兵乓球台比我们村长多好几倍,我们村就两台水泥乒乓球台,而且本校师生基本不用,废弃的存在,我们念五六年级的时候,印象中学校是有8个球台左右,平时课后十分钟会上来打几把,体育课自由活动也基本上都是打乒乓球,没有其他体育活动,也不举行运动会,整个小学时代,我也只见证了一次全乡镇小学的运动会赛事,也就是形式下而已,比赛项目意思一下,象征意义大于运动意义,只有初中和高中的运动会才有那么一点样子,比赛项目齐全,开闭幕式有相当大的一点规模。

米云就读的两所小学都留下的深刻的烙印,很多东西都可以写,但由于年代靠近,会有很多顾忌和避讳,而且还有很多年长和年轻的人已不在世,也是无限感叹,很多画面都只能一笔带过,不敢描绘得太过形象,毕竟全部都是真人真事,基本上都是过去几十年的真实生活,真正生过的事,并不希望太多熟人现在看到,近三十年的历史舞台生活,让三十年后的人再看会稍微好点,等到六十岁左右再回忆前三十年的人生,会让人充满无限的回忆,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当今时代都在拼命讨生活,每天都会经历着无数的生离死别,人生无常,太多的不如意,过去的美好毕竟已成为过去,应该要乐观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与挑战,回忆年少的时光不在当下,黄昏年龄再回忆不迟,当下记录,是为了怕今后忘记过去的岁月,年龄越大,记忆就会衰退,现阶段记忆能力已变弱,不是旧梦几场,现在都不会下定决心来记录过去三十年生的事,因为怕会忘记过去的美好,而且每天都可能忘记曾经三十年的生活,其他地方可能会看到一些回忆过去的片段,都是努力模仿过去的年代,虚构成分太多,都有太多的艺术加工,真实记录年代变迁的故事作品太少,因此才有动力和动机写下一份,特意为8o和9o年代的人记录一段真实的学校生活。因为都已成为历史,过去的十几所学校近二十年来基本都已被撤销,只能看到学校旧址,未来将会一点历史痕迹都会不复存在。

热门小说推荐
怪物复苏

怪物复苏

晋江VIP20240102完结总书评数75484当前被收藏数105861文案怪物复苏后,各大城市沦陷在恐惧之中,早已灭绝的诡异生物们层出不穷。楼延长得好看,性格强势,无数人拜倒在他的西装裤下为他疯狂。他觉醒了不错的能力,跟着众人追随了被称为救世主的第一强者傅雪舟。所有人都认为傅雪舟会带领他们结束怪物复苏。但在傅雪舟登上王座后,他却毁掉了世界,打碎了所有人的希望。楼延在绝望恨意中迎来了重生。重生后,楼延才知道这个世界已经被傅雪舟毁灭了三次,也重来了三次。傅雪舟每一次都能从开头走到结尾,却在最后时刻笑着摧毁所有人对他的信任。这里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游乐场。楼延当即在怪物复苏的晚上和一个无比恐怖的怪物融合,变成了不人不鬼的模样。漆黑眼睛染上红光,楼延淬着毒液,带着笑容,以截然不同的强硬姿态,站在了傅雪舟的面前。你不是喜欢看别人绝望吗?那我也来让你体会一下这种感觉吧1全文架空,非现实世界2有些Bug其实是伏笔3请不要在别人文下提本文,也不要在本文下面提别的文呀4祝看文愉快wb晋江望三山内容标签强强幻想空间灵异神怪爽文轻松主角楼延,傅雪舟┃配角┃其它一句话简介人类永不灭立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作品简评怪物复苏后,各大城市沦陷在恐惧之中,诡异生物们层出不穷。楼延觉醒了不错的能力,追随了被称为救世主的傅雪舟,却没想到傅雪舟在最后关头毁灭了世界,还毁灭了不止一次。重生回来,楼延发誓要杀了傅雪舟和所有诡异。在诡异复苏的当晚,楼延融合了一个强大的诡异,变成了不人不鬼的模样,而他的改变也引起了不断重生的傅雪舟的注意本文剧情流畅,环环相扣,伏笔众多。主角之间的感情刻骨铭心,有来有回,文笔平稳,值得一读。...

我为长生仙几个女主

我为长生仙几个女主

仙神妖魔,王侯将相龙女掌灯,杯中盛海。野狐参禅,猛虎悟道朝游北海,暮走苍梧。仙神存世,妖魔立国。这些原本和齐无惑并没有半点关系。而总是在梦中看到方块文字的齐无惑,那时只想着能够参与来年的春试。直到在做黄粱饭的时候,有个老人给了他一个玉枕头,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黄粱一梦。黄粱梦醒破凡心,自此大开修行门。金乌飞,玉兔走。三界一粒粟,山河几年尘。把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为长生仙几个女主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一个探测器的回家之路

一个探测器的回家之路

简介关于一个探测器的回家之路一个探测器想要回家,何其艰难!...

重生之长姐持家

重生之长姐持家

文案富家千金莫云霏很郁闷,她不过是离个婚,怎么就变成了古代的农家妞,一个到处都是鸡屎鸭屎的地方,简直让人无法呼吸!父亲是酸腐秀才,母亲是包子性格,家里还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周遭又全是极品亲戚,莫云霏很忧桑这日子可怎么过啊?自定义标签古代言情经商种田励志千金家长里短种田文...

胥吏:只为多吃半碗面

胥吏:只为多吃半碗面

作品简介胥吏只为多吃半碗面小说简介身为小地主家羸弱无用的三儿子连半碗面也不得多吃只能自寻出路。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只能做个小贩生意营生。怎奈营生被人惦记无力反抗。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从帮闲白书到经承典吏只为一步一步走到最高的胥吏没有善恶只为活的好一些。可以想吃就能多吃半碗面。如此而已!...

一品神卜

一品神卜

大师,我姓江,我老婆姓包,能不能给我儿子取个让人一下子就记住的名字?张楚江浙沪包邮!大师,我老公修电灯,睡厨房两天了,不起来,怎么办?张楚这是好事啊,可以吃席了。大师,我一个月赚三万,都给我老婆了,我爸爸生病,她不给我一分钱,怎么办?张楚你没拳头吗?大师,我今年四十二了,还是处女,我家世优秀,就想找个月薪五万,有车有房,不是二婚的男人,我不将就,就这么难吗?张楚女士,许愿请去庙里,我是相师,但我不是菩萨。张楚,一个不太正经的相师,天下第一魔女尚玄月的徒弟,因为魔女师父被人追杀,山门被炸,张楚下山,来到都市。颤抖吧,凡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一品神卜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