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4 第034章 是小作坊(第1页)

第o34章是小作坊还觉得元乾表叔家没赶上这一趟有些可惜

郭元乾摇头,“家里的电话未必能打得回去国内。港城跟内6需要跨境呢,现在港城又在大不列颠治下,估计要去电话局才能打跨境的长途电话。”

“这边打电话也这么难呢。”安梅知道在津沽打电话是很不方便的,打个电话要去电话局排队排很久,所以平时都是通信或者是有急事就电报,没想到来港城了,打个长途电话也这么不方便呢。

郭元乾是听张可行说过一句给客户打电话要去公司,“可行他们不是也做出口生意么那天他提了一句,给国外的客户打电话要去公司。我估计他们家也只有公司里电话线是可以打国际长途的。”所以,他以此来猜想,家里迁过来的电话线应该是不可以打跨境长途的。

“是在他们公司里这可不好去他们公司里借用电话,那我们要跟津沽那边通电话也得去港城电话局排队了。这年头打电话那是哪里都要排队的,就算是你去了宝安,要打电话到津沽也不是立马就能打电话的吧”安梅不看好丈夫去宝安那边打电话,“那边一样的人生地不熟,你过去一天时间都未必能办成事,住一晚上也未必排得上。再说离将来还有十多年呢,这十来年每次打电话寄信总这么往宝安县跑么”

郭元乾确实是不知道宝安县的情况,想着要去宝安县也是想着离港城最近的就是这个地方,“除了想去那边打电话寄信,我也想看看以后能不能在那边采买一些东西,像大米干货这些,在附近的菜市场买不合算,好吃的轻易买不到,买得到的又不好吃。”这几天买来的大米味道就不太好,他们习惯吃米饭的,这个就比较挑一些。

“这个倒也是,这海岛上买东西总不比在内6便利。”安梅也不太适应这边的大米,她还有一些犯愁,“就算是这些年还可以在宝安县采买,等以后两边闭关了可怎么办你这往宝安县打电话寄信以后也要去不了呀。”

郭元乾暂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将来不方便的时候,断了联络也就断了。但采买这一块,总不好我们自家去买地种田,也许到时候就有其他的办法了。”

“与其十来年以后突然间断了联络还不如近几年慢慢断了联络,”安梅摇了摇头,“有个时间的缓冲,又离了这么远,慢慢断了联络也算是正常,而且对那边的影响也不至于太大。”至于采买,“不知道表舅家里是在哪里买的大米”安梅之前还没有想到去问表叔家,“下回问一问,表叔家里也是吃米饭的,来了两年多了,应该有门路。”

断联络总是要断的,妻子的提议也不是不行,只是采买这一块去问表舅家里,郭元乾有些犹豫,“日常采买这样的事情也问表舅家里”这样的话打扰表舅家里也太多了。

“这有什么不能问的。”安梅看着表舅还是挺关心他们家的,“你看买车、装电话表舅都很替我们操心,还给你推荐可以投资赚钱的行业呢。”

郭元乾隐约知道一点表叔的想法,“他嫌我不上进呢。”所以就想推着他上进。

“我也是舍不得普通日子,这时间久了,都没有什么野心了。”安梅有些自嘲,其实她并不想要投资开什么厂子,孙女无恙的建议就挺好的,拿现在手里的钱买几栋楼收租,不能大富大贵,可也勉强能够旱涝保收,一家子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当初他们一家被迫从金陵城迁居津沽的时候,他们就熄灭了所有的野心,一个小小的烧酒坊开得也挺满足的。后来儿子儿媳妇投身革命,丈夫经常要借着收粮食酿酒的名义出门替儿子儿媳妇的队伍运送物资,那个时候,她就在家里提心吊胆地守着烧酒坊守着长孙,当时只觉得能过普通的日子才是福气。

虽然不太想,但她也知道,表叔其实是一片好意。做长辈的,都希望晚辈能够过得比现在更好,更何况于表舅来说,这是顶顶好的机会,港城一切都在展。

郭元乾其实也没有心力投资开什么厂,但表舅提了几次,而且确实是一片好心,“可行说要送资料过来,看看资料再说吧,真要是投资少,不用太过费心的行业,也可以试一试。别的不说,场地就不必太操心,现在我们有三栋楼收租了,都是那种一楼二楼是商铺的楼,到时候随便抽出来一两个商铺来用也就行了。”

郭元乾想的是那种不是很大的制衣店。

如果是这种,安梅觉得也能接受,家里大家穿的衣服,都是她手工做的,单说做衣服这一块,她倒是不怵,针线活那是从小做到大的。

张可行说要送资料过来,都没有等到过夜,他回了家跟祖父问了安,就去收集资料了,申城过来做纺织业成衣业的不要太多,这资料收集倒也不麻烦,家里本来也有一些,再跑了一两处也就收集了一大堆资料送过来了。

夫妻俩谈完心,照看菜地的时候,张可行抱着厚厚一叠资料上门来了。

别说郭元乾,安梅都有一些过意不去了,“可行,你这是到家歇都没歇一会,就出门去找资料了”这么多的资料应该不是全部都是家里现成就有的,不然张可行到家就送过来了。

“这个资料好收集,我打了两个电话也就成了。”张可行把资料放到郭元乾一家僻出来的学习角桌上,“有开制衣厂的一些注意事项,有目前各家制衣厂的经营状况,也有一些布料供应商的资料,还有就是一些国外跟港城这边服装杂志,这杂志上面的衣服都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不过,我听可昕姐,流行过几年又转回去了,只当是参考吧。”

郭元乾随手一翻,这资料挺齐全的啊,他拿了一叠资料,却是纺织工厂的资料,厚厚一叠,“这港城的纺织工厂确实是多。”

“这几年港城来了多少申城的大老板啊,纺织业可是申城的经济支柱。”张可行自家不开纺织厂也是有缘由的,“我们家原本也想过开纺织厂的,展前景是真的好。但我爸是工科的嘛,他专业就是这一块,这才开了五金加工厂。”虽然不比纺织业这样红火,但经济效益也挺不错的。

郭元乾一边听一边翻看纺织工厂资料,看到其中一家他顿了一下,把资料递给妻子看。

安梅一看也愣了一下,这不是当初跟她们买染丝方子的那个大老板的公司么没想到,事隔多年,对方竟然也来了港城。

张可行看这情形就觉得有点什么,但他也没有出言打听,只给表叔介绍这些纺织工厂一般是以哪一块的布料为主打,“他们的资料上面都有写基本上所有布面料都做,但每个纺织厂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这些主打产品一般都是生产量最大,品质最好,价格也最实惠的。”不然在市面上就没有优势了。

“你对这行业也挺熟的。”郭元乾看资料上面有手写备注。

张可行点头,“纺织业是去年起就展得很不错了,本来家里有想过是不是也跟风今年开个纺织厂,但今年五金厂的生意也非常好,家里就这么些人,也没有相关的技术人才,再开个纺织厂,就有些忙不过来,也就搁置了。这些是我当时研究过的,所以有做过备注。”

“难怪这么详细。”郭元乾看上面不光写了这些纺织厂的主打产品,还连他们合作的大客户资料都有,看来当时是真的有深度研究过的。

当时是真的有考虑过开纺织厂,可不是收集了很详细的资料么,张可行又从资料里翻出来一叠资料,“开制衣厂需要用到的机器,这几个厂有。如果面料全部外购,那只需要有拷边机、缝纫机、断布机、电剪刀之类的也就差不多了。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面料外购比较省事,这样就不需要准备大型机器了。”

这叠资料是安梅接过去看了,大批量生产成衣自然不能全部靠手工了。拷边有专门的机器,缝纫有专门的机器,这都还分单双边的,剪裁自然也不是全部靠人用剪刀来剪裁的,有断布机跟电剪刀。

若是这样来生产,安梅觉得自己对成衣制衣厂这一块还是挺陌生的。

但她心里也明白,大批量生产肯定跟手工制衣不一样了。

三个孩子都在一旁看英文教材,坐累了他们就起来扎马步,这会耳朵里听着长辈们说话,郭无恙就凑过头去看了一眼奶奶手里的资料,正好看到断布机,“表叔,这个断布机是切断布料用的还是可以用来裁剪的可以一次裁剪几十层布料吗”

“这个是切断布料用的。”张可行没有留意过有没有一次裁剪几十层布料的裁剪机器,“你说的一次可以裁剪几十层布料的裁剪机器我可能得问问,电剪刀用得好的可以一次裁剪几层布料,但几十层布料暂时还是不行的。”

那就是有可能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了,那种机器,好大一张台面,好大张的几十层布料咔咔咔就全部裁剪好了,还是裁剪出来不同的形状,这么复杂说不定是电脑控制的。现在这个年代,有电脑没有啊可能已经有了,但就算是这会有电脑了,也不可能做到电脑控制机器做这么复杂的操作吧。

郭无恙听爷爷奶奶跟可行表叔真的讨论起来开制衣厂需要做什么准备,先是场地,不管是多大的规模,至少也需要五个车间,大货裁剪车间,大货生产车间,整理包装车间,面料及成衣的储存仓库,打样车间。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