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1章 青霞子(第1页)

沈错站在山洞门口整理思绪,6受真却有些瑟瑟抖:“沈兄弟,别摆造型了,咱们进去瞧瞧吧。”

上山的时候沈错一直走在前头,并没现6受真颤抖的双腿。听了他的言语,这才关注到他惨白的脸色,出声关心道:“6道长,你怎么了?”

6受真一手扶着山洞缓缓往里面挪动,一手向下指了指山崖底部,吐出了一个字“高!”

“你怕高?”沈错不觉莞尔,“那你干嘛还上来?”

“我也好奇呀,而且也担心你孤身犯险。”6受真不敢再看山下,又往里面挪了几步。

沈错听闻,心头一热,但又习惯性地掩饰自己的感动,半开玩笑道:“那你可当不了神仙了!”

“沈兄弟说笑了,当了腾云驾雾的神仙怎么可能还会怕高。”6受真却是一脸的认真,看来他也有得道成仙的梦想。

沈错边笑边摇着头,搀扶着他往山洞里面走去。

入洞的道路又黑又暗,但沈错却走得一点都不磕绊,还时不时提醒6受真小心脚下。6受真艳羡地说道:“沈兄弟,想不到你可以在黑暗的环境里看到东西啊,了不起。”

无意间暴露了自己夜视之能,沈错并不后悔。因为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他现6受真是个善良,热心,值得结交的人。相反,因为自己先前没有如实相告,此刻的他有些惭愧:“抱歉,不该瞒你的,6道长。”

“这有什么好道歉的。”6受真并不在意。

阿灵走在前面开着路,道路并不长,走了没多久,前方便已经出现了微弱的光亮。如此情景便显得有些离奇了。既然是隐藏的山洞,尽头不应该有光亮,除非,里面有人在生火?!

“阿灵!快回来!”沈错的呼叫声反复回响在通道里。

6受真迅引燃一张火符,给两人开路:“你先走,我跟的上。”

沈错闻言点头,边喊边跑,拐过转角,消失在了微光之中。

6受真的腿肚子还有些软,只得消耗着火符缓步往前挪。

因为环境幽暗,又是孤身一人,他的内心慢慢也开始紧张起来。

“沈兄弟!阿灵!”6受真的声音有些微颤了。

“沈错!”未见回应的6受真喊得更加大声了。同时使劲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腿,冲进了转弯处。

道路一转,前面豁然开朗,阿灵呆坐在地上吐着舌头,有些痴迷地看着前方。而沈错则是蹲在一段光柱之前,似乎在检视着什么。

“沈兄弟啊,你没事就应一声嘛。害我…”6受真的抱怨还没说完,也被眼前的景象给惊住了。

这个山洞约莫两丈来高,三丈见方,不仅有花有草,更是有树有果。而且洞顶居然间隔铺着可以透光的琉璃顶,清朗的月光透过它们把洞内照得光华盈盈。最神奇的是,琉璃下方还盘坐着一人,一身道士打扮,含笑闭目,丰神玉朗,宛若仙人。而沈错正在皱眉打量着他。

“沈兄弟,这…”6受真回过神来,想要询问眼前这人是死是活。但看了他一身道士打扮,想着如此言语对道人不敬,也就没继续问下去。

“他应该就是苏玄朗了。早已经逝世多年。”暗藏玄机的对联既然是他所留,那洞中的主人自然不言而喻了。

“驾鹤后居然可留遗蜕不腐,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仙人了吧。”6受真惊奇地看着眼前的尸身,忍不住稽行道士礼。

“能布置出如此阵法,肯定不是常人。”沈错也学着6受真行了礼仪。

“等下,你说他叫什么?”6受真似乎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苏玄朗,苏家村的创始人。”沈错转向6受真回答道。听他的语气似乎听说过苏玄朗的传闻。

“难道他就是青霞子!”6受真惊讶出声。

“青霞子?”沈错不知道道家来历,但听6受真的语气,似乎坐化于此的前辈是很了不得的大人物。

“沈兄弟你自学成才自然不知。其实道家修行先前遵循的是外丹法,需要通过吞服大量炼制的丹药才能获得修为,得道成仙。但外丹法需要炼制丹药,而炼制之法除了需要上好的丹炉之外,还需以水银辅助。水银含毒,炼丹不纯,往往会让服用者中毒。因此外丹之法的弊端比较大。而这位苏真人,天纵奇才,创立内丹修行法门,以自身为鼎炉,内思存神于心、肺、肝、肾、脾、胆、脑、眼这“八景”之中,汲取天地灵气为己用,自成内丹得道。可以说,当今道士的修行都是得益于此!”6受真越说越激动,连连行礼。

沈错佩服地看着苏玄朗,但心中却很疑惑:如此一位开宗立派的高人,本该享受千人香火,万人朝拜,为何会落得籍籍无名,隐居于此呢?

带着疑问,沈错环顾四周,寻找答案。终于在其坐化旁的石壁之上现了端倪。

石壁之上已经爬满了不知名的藤草,沈、6两人将其全部清理干净后露出了上面的刻字。

令沈错奇怪的是,这些刻字不似普通石碑上的刀锋挺锐,笔画分明,而是有些...圆润。沈错以手触之方才醒觉,原来这洋洋洒洒的千余字竟是苏玄朗以手指写就!

石壁自左向右分成了好几部分。第一部分为内丹总纲: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龙虎宝鼎,即身心也。身为炉鼎,心为神室,津为华池。五金之中,惟用天铅,阴中有阳,是为婴儿,即身中坎也;八石之中,惟用砂汞,阳中有阴,是为姹女,即身中离也。铅结金体,乃能生汞之白;汞受金炁,然后审砂之方。中央戊己,是为黄婆,即心中意也。火之居木,水之处金,皆本心神。脾土,犹黄芽也。修治内外,两弦均平,惟存乎真土之动静而已。真土者,药物之主;斗柄者,火候之枢;白虎者,铅中之精华;青龙者,砂中之元气。鹊桥河车,百刻上运;华池神水,四时逆流。有为之时,无为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复命,犹金归性初而称还丹也。

内丹术是苏真人一生成就之最,放在篇理所当然。

第二部分则是苏玄朗对自己生平的介绍:玄朗本为青霞谷修行道士,得道有成,然当世之人对我辈修道者成见颇深。且外丹术弊端颇重,不少帝王将相死于丹毒之下,故而天下人皆称道法为妖。外邦佛法乘时崛起,道法趋于没落。玄朗蒙受祖师点拨,倾尽十年之功,推演内丹法门,终成。愿将此法授予向道之人,只愿证我道门清白之名!

苏玄朗对得起祖师,无愧于道门,唯独对一女子耿耿于怀。吾与其相识于微末,互生情愫,但其为武林世家,而吾为道门末流,门不当户不对。此时,正当祖师点化,需一清静处参悟内丹法门,故推由远行,不辞而别。可情根已深,其费尽心力苦寻八载,终在此相遇。

与村相见之际,劝吾一同离去。然内丹术犹未推演完成,怎能半途而废?故只冷言对之。天意弄人,其偶见孩童绕膝嬉戏,误以为吾移情别恋,娶妻生子,才推诿不出。便因爱成恨,大雷霆,大打出手。其武功有成,着实不凡,动辄杀人。未免血流成河,吾迫不得已,出手制止。谁知其声泪俱下,一气之下,竟引颈自刎于人前。呜呼!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念到此处,虽感叹命运弄人,沈错却也有些忍俊不禁。尤其此段最后一句感慨,苏真人明明是道家中人,却引用了孔夫子的话。可见如此真人在情情爱爱面前也如常人般无奈和无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