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8页(第1页)

贾政这日瞧了出来,正用袖子暗拭了一把老泪,忽然听到赖大家的来报:“老爷,前头有位公子前来。他自称是甄家少爷。”

甄家自上日的事儿了了以后,与贾府便没有往来了。如今,却是为了什么前来呢。贾政一面疑惑着,一面迎了出去。

来的人并不单是甄宝玉,还有一个跛足道人和一个癞头和尚。贾政见了两人,忽想起那年宝玉与王熙凤正是两人所救,忙揖了一礼:“小儿正患怪病,还望二位神仙相救!”

那个癞头和尚念了声佛号,这才道:“三生石畔,滴水之恩,终究是比不上百花之蜜的养活之恩哪。”

跛足道人答话道:“它的尘缘未了,尚还有一段路要走。恩情未报,正是时候,便让它物归原主吧。”

甄宝玉听说,心念一动,双手捧上了一只五彩剔透的玉,托到了贾政面前:“世伯,此玉奉还原主。”

贾政看了那玉,大吃一惊,翻来覆去地看,不是宝玉那块又是哪块。只是,宝玉是在家中所丢,为何到了甄宝玉手上。贾政待要问,跛足道人已经哈哈一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说罢,便与癞头和尚快步走了出去。甄宝玉也跟在他二人之后。贾政忙叫人去追,熙熙攘攘大街上,哪里还有三人的影子。

贾政这边虽然奇怪,并不敢耽搁,连忙捧了玉来,像上回一样,将玉悬在屋中,除开贾母王夫人并自己,其余人皆不得去瞧。果然见宝玉悠悠醒转过来了。他睁眼第一句话便是:“你个累赘之物,又回来作甚。”

贾母等人皆当他初醒,脑袋不清醒,更把那玉当成了宝贝,心中更是欢喜。

作者有话要说:诶。。红楼探佚中有一回是甄宝玉送玉。我想,这个玉应该是通灵性的,自然要回到真的主人身边。只是世人只知富贵,不知真假,往往将真的当成鱼目珠子,假的当成钻石水晶。下一章就是巧姐成亲了。。

☆、巧姐成亲

宝玉好了以后,探春的成亲之日也就在眼前了。

贾母心里落下了一块大石头,精神还不错。探春的事又在眼前了,因着王夫人一心全在宝玉身上,贾母便抓住了王熙凤给探春准备嫁妆。

王熙凤双手一摊,佯作为难地道:“老太太,我家丫头的嫁妆,还没着落呢。”

贾母指着她笑了:“你个猴儿,难不成只给探丫头预备,不给巧姐儿预备不成。你可真真是说嘴了。到时候你家巧丫头压箱底儿的,我出了便是!”

巧姐忙起身谢了:“多谢曾祖母。”

李纨止不住地笑了:“巧姐儿也是个招人疼的。难怪老太太如此疼她呢。”说着,李纨掩嘴笑了。巧姐心下疑惑,偏头看去,李纨的眼角,已有细细的皱纹了。她心里一松,大概是贾兰自上日后便在家里认真读书,且自己亲事已经做定了,所以李纨心里高兴,连带着面上对自己也和蔼了许多吧。诶,如今这家里,自己离开后,可真的再没女孩儿了。

因着有贾母的参与,探春那之前一直拖拉着没备齐的嫁妆现在分外好看。因她喜书法,贾母逼了贾政寻了许多好的文房四宝来。王熙凤一面点一面笑道:“三妹妹往后可不用再自己买纸了。”

贾政之前对这个女儿忽略甚多。前儿赵姨娘那事出来以后,贾政看着这个女儿的进退有度,竟丝毫不逊于元春。更兼之她在王夫人身边受的那些委屈,贾政打心眼里面有些愧疚。故而此次他存了补偿之心,要给探春风风光光地做一场。

成亲前的一晚,探春在房里心神不宁地走来走去。翠墨见状,轻声地道:“三姑娘,方才小燕儿来说,赵姨奶奶今儿精神不错。”

探春端茶的手顿了一下,叹一口气,说道:“拿上前儿薛姨妈送的那几匹缎子,天擦黑的时候,我们过去一趟吧。”

翠墨闻言,和侍书一笑,却是心里一寒:探春是多久没有去过赵姨娘那里了。

天擦黑的时候,探春起身,带了人往那边走去。一路上遇到人,她也不像以前一样言辞闪烁,只是笑着说去瞧瞧赵姨娘。众人皆知她亲事近在眼前,此时去瞧瞧生母,也是说得过去的,又与她道喜。

走到赵姨娘房门口,听闻里面传来说话声,探春止住了门口要通报的丫鬟,站在台阶下静静听着。

“赵姨奶奶,用点儿小米粥吧。三姑娘亲事就在跟前了。您也要养好身子,三姑娘心里见了才能安心哪。”小燕儿劝道。

赵姨娘轻咳了几声,说道:“我吃不下。明儿她就要出嫁了,我偏是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想去瞧瞧她,又怕给她添麻烦。”

小燕儿把碗放下,轻声道:“要不,奴婢替姨奶奶跑一趟。看姨奶奶有什么想送过去的吗?”

“她那里什么都不缺,罢了。”赵姨娘的声音似乎苍老了许多。

探春只觉得眼里一酸,低下了头,强忍下眼泪,退后了一步。侍书明白,高声道:“赵姨奶奶可在屋里。三姑娘让我给姨娘送缎子来。”

只听得里面一阵通咳,探春却是再也站不住了,快步上前。翠墨与她打起了帘子,探春走了进去。赵姨娘本就被小燕儿扶了起来,乍一看到探春,泪止不住地就滚落下来,嘴里却是说着:“三姑娘。”

屋里的丫鬟们有眼色地都退了下去。翠墨刚退出屋来,便看见远处只能瞧见背影的巧姐,以及放在门口的一个锦盒。她偏头看了看屋里,便走到一边,与侍书悄悄咬起了耳朵。

探春的亲事办得很热闹,自然是比不上宝玉的,但是,以她的庶女身份,且又是嫁女,也算是比较高的规格了。巧姐看着她蒙上盖头,看到她拜别父母。赵姨娘今天挣扎着穿了一件银红色的衣裳立在王夫人身后。当探春过来磕头的时候,赵姨娘的眼泪刷的一下就落了下来。明知道探春看不到,她仍侧过头去悄悄抹了泪,眼圈儿红红地看着探春缓缓地走出门口,上了花轿。

轿帘放下的那一刻,锣鼓唢呐鞭炮声瞬间响了起来,漫天的红纸儿飞着。巧姐悄悄抹着泪,靠在王熙凤身边,紧紧揽着王熙凤的腰,仿佛一个松手,她就不见了。

贾母跟前儿一下子空落落的,每日里必把王熙凤巧姐叫过来陪她玩乐吃饭。黛玉也来过几次,湘云出嫁了也过来了几次。只是团聚的时候欢喜,人一走,贾母便不太爱说话了。

饶是如此,惜春也定了亲事了,日子选在明年立春前后。

巧姐的嫁妆也已经齐备了。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王熙凤按着单子一起一起地清点的时候,心里那个震撼啊。好象除了房子,当真是什么东西都有。巧姐这些日子闲来无事,硬着将王熙凤教会了认字。她不敢保证王熙凤不吃亏,但是她不想让王熙凤吃不必要的亏。如今王熙凤虽然不能吟诗作对,可是往常的字她基本上都认识了。

巧姐的日子就在探春嫁后的三个月。自探春嫁后,她除了陪贾母说话便是绣东西。虽然被面儿衣裳鞋袜有针线上的人,可是盖头总要自己绣吧。在晴雯的细心指导下,巧姐居然绣得还不赖,一只并蒂菱旁,一对鸳鸯交颈而卧。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