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一章 能解黄河之灾(第1页)

总之,在方书妤静候了数日之后,6知终于把水泥搞出来了,可以拿去和皇帝交差了。

因着这件事,方书妤又进了一次宫,向皇帝禀报此事。

“儿给父皇请安。”到了御书房,方书妤先给皇帝请了安,才汇报正事。

“父皇,6知已经研制出了水泥。这是儿带来的样品。儿已经令人在郊外的庄园内尝试铺了一条路,用马匹试过了,父皇随时可去查探。”

说着,皇帝身边的宫人把方书妤从东宫带来的水泥样品抬到了皇帝面前。

从龙椅上起身,皇帝走到水泥面前,仔细查看,还令高林取来佩剑试一试水泥的硬度。

见水泥果然如方书妤所说,质地坚硬,可以用于建筑,皇帝又问道:“此物成本如何?”

“禀父皇,水泥的成本不到三合土的三分之一。”方书妤早有准备,立刻应道,“但质量并不比三合土差。”

三合土算是古代建筑史上的重大明了,其坚固程度很高,用三合土制作的建筑可以保存很久,最大的缺陷在于,成本太高了。

三合土的制作需要用到糯米,而糯米作为古代的粮食之一,不可谓不精贵,哪怕国家不计成本地想要用三合土铺路,也得考虑从百姓口中夺粮造成的后果。

而水泥完全没有这个后顾之忧。

明白这一点,皇帝十分兴奋,道:“好,此物甚好。”

说完,他对着候在一旁的高林道:“高林,着工部尚书杨会清觐见,商量一下此物的用途。”

“是。”高林应下,很快退了出去。

借着高林离开的空档,方书妤才提起6知的事:“父皇,6知原是我身边的太监,如今父皇释免了她,是否放归良籍?”

如今6知现在在东宫的身份其实略有尴尬,太监不是太监,宫女不是宫女的。

若非如此,那日穆柔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得了水泥这样的好物,加上上次烟花一事6知也算有功,皇帝心情颇好,也就没计较6知的身世,算是松了口:“她既然立了大功,就准她归良籍吧。不过,暂时就让她以宫女的身份跟在你身边吧,免得你无人可用,将来你想放人了,就自己给她恩典。”

方书妤微微露出笑意,但人依旧沉稳:“是,儿恭喜父皇获此奇物。儿也替6知谢过父皇的宽宏。”

“嗯。”看着水泥,皇帝露出笑容。

不多时,杨会清来了,皇帝把情况一说,杨会清立刻查看起水泥来,他看过之后,亦是大为惊叹:“陛下,此物甚为精妙,臣立刻令工匠制作,早日投入使用,以验明效果。”

就在这时,方书妤念头一动,一个想法突然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她扭头对杨会清道:“杨尚书,依你之见,此物是否能用于修建黄河的堤坝?”

杨会清顿时明白了方书妤的意图,他对方书妤作揖道:“殿下的想法,或真可行,臣立即着人先进行试验,倘若当真可行……”

说到此处,他看着皇帝,拜道:“为万民生计,臣恳请陛下调拨力夫、粮食,赶在今年黄河入汛之前,以此物修补堤坝。”

皇帝此时手上正拿着一份奏折,听到杨会清的话,他把奏折递给高林:“拿去给太子和杨爱卿看看。”

方书妤没忘自己还在“病中”,望着皇帝:“父皇,这是生了什么事?”

皇帝这时也想起了儿子的病,面色凝重的解释道:“钦天监上奏,今年可能会有水患。”

杨会清粗粗看过奏折,亦是眉头紧锁:“陛下,此物若能有所裨益,减轻水患,是万民之福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