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章 纳征使(第1页)

忽一日,李氏夫人从夏侯埙那里听说,皇太子竟然亲自出面,向何敬容提议宗室衡山侯萧静为其婿。皇太子出面说合婚姻倒罕见,可见对何敬容的敬重,也可见对衡山侯萧静的宠爱。

因为牵扯到笼华好友小何氏,李夫人也将这桩新鲜事说与笼华听。

笼华一听这话,马上想到太子是因为皇帝圣意在前,于是也乐成其事,将何府权门和其最为宠信的子侄衡山侯撮合在一起。可见东宫并未想过以萧联与何府联姻。

从前听说的太子妃有意将何玉暇说给萧联的事,十有八九是故意给昭阳殿老贵妃看的,借圣意在上用小何挡柳静妍,倒让小何白白做了靶子。

笼华回想曾见过两次的这位衡山侯,印象中倒有些纤尘不染的风度。他也是少年家主,又颇受皇帝和皇太子器重宠爱。除了有些目下无尘的骄矜,倒也没听说有什么更厉害的毛病,只是不知何府会不会同意这桩婚事。

笼华想,不管怎样,皇太子金口玉言说合婚姻,也是对何氏淑女品行的认可,到底是把小何从流言蜚语的诽谤中解脱开了。

笼华放下心来。

不过几日,忽然在祖母处听堂兄夏侯昕说起,皇太子在春筵上再对衡山侯萧静提起与何氏联姻之事。谁知,衡山侯萧静竟当众拒绝了,说自己清静无为,不想攀附权贵相门。

堂兄夏侯昕说起这事时还带着对衡山侯的赞赏之意。而且听他话里的意思,似乎当时侍奉皇太子左右的名士都很赞赏衡山侯这种行为。连皇太子也没再说什么,一笑了之。

笼华暗自恼怒,衡山侯萧静以淑女名节树立自家清高名声,算什么君子?

他不过是听信了所谓的萧黯拒婚的传言,自己又没胆量求证,故而退却,倒还不忘踏上一脚,让别人雪上加霜,倒赚自己声名。

笼华担心玉暇接连几次被无辜中伤,一定是怒气填胸,却无处可诉。

她求李夫人去萧夫人处闲话打听小何处境,李夫人带回话说,小何终日关在府中生闷气,哪里都不去了。

笼华心中打定了主意,要帮小何洗这污名,让她和从前一样,明明朗朗、堂堂正正的登堂入室。

将到晚饭时,谢太夫人照例命在院内小厅摆饭。

南朝的习俗午餐是正餐,夏侯府的午餐照例也是丰盛的,需两府齐聚,萧夫人和李夫人依礼侍奉。到了晚间,谢太夫人便在自己院中简食。

如今,餐桌上只有粳米粥和几样小菜。从前瑞冬和青蕊常陪谢太夫人进晚餐,也不过多几样小菜和星点的肉食。瑞冬出嫁后,青蕊乖巧,自己没什么主张,全跟着祖母的胃口。

谢太夫人从前也是爱精致吃食的,如今年迈,胃口清减,信奉佛法后,因忌讳因果,不愿杀生,更是甚少吃荤腥。

谢太夫人刚坐定,还未举箸。

笼华穿着一身利落窄袖细布绣袍,端着一只镂花朱漆盘,上面放着一只莲瓣银盖碗,稳稳的走到谢太夫人面前,缓缓拜地,柔声道“孙女奉祖母羹。”

谢太夫人抬起眼皮扫了一眼,缓缓道“听说你在小厨房忙碌了一下午,倒是有心了。”

谢太夫人身旁侍女将托盘接了过去,将盖碗放在谢太夫人面前,揭开盖子,袅袅散着香气。

谢太夫人看着碗里的羹晶莹细腻,鲈脍如雪,莼菜如碧,是鲈脍莼羹。

莼菜和鲜脍混合的异样清香扑入鼻中,熟悉的味觉让她回忆起从前对精致吃食的热爱。

她命侍女扶笼华起来,与她和青蕊共同进餐。

笼华看到青蕊好奇的向那羹看了一眼,就低下了头,掩饰自己想要品尝的念头。笼华心中涌起愧疚,这孩子被祖母管束的厉害,无论何时都是乖乖的,什么都不敢声张。可惜这个时节食材难得,只能做出这一碗。

谢太夫人用银匙调了一口羹入口,莼菜特殊的清香一下子充盈口腔,唤醒了她已日渐迟钝的味觉。

这三月的天气,太湖的莼菜刚刚长成,需得带着水快马运过来,方不腐烂干枯。

再吃两口,鲈脍的鲜香也出来了。

这个时节,也只有松江府能打到几尾巴掌大的四腮鲈鱼,同样需得带着水从长江口快船运来,不过夜即到,方能鲜活。

谢太夫人从前是极爱吃这道羹的,但食材难得,每年只有四月间能吃到几次,笃信佛法后,更不愿意杀生,只在节日里吃几箸鱼肉。

笼华端来这道羹让她吃的舒心,只是仍不愿表露出来。一是怕晚辈知道她也有嘴馋之时,损伤权威;二是心中猜到她心中别有所图,恐让她自以为使些心计就能让别人就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