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页(第1页)

张环拍手欢呼:“好啊,表姐你再给我绣个荷包吧,你上次给我的那个绣蜻蜓的荷包被三弟拿去了。”

方芷指着她的额角说:“你怎么还是这么不争气啊,要是鹤龄敢抢我的东西,我就告诉姑爹姑妈打他板子!”

鹤龄的小霸王脾气亲戚间都传来了,张音颇为不好意思,张环也低头不语。

甘棠拿下妹妹的手,嗔怪道:“自家兄弟姐妹的,也不过就是个玩意,给弟弟玩也是应该的,我这里还有不少荷包呢,大家都有!”

方芷不愿和稀泥,愤愤道:“鹤龄坏死了,整天欺负家里的姐姐妹妹,不许给他。”

张音也说:“鹤龄被我家祖母和母亲惯着,有祖母在,就是父亲也拿他没有办法,我劝他也不听的,总是欺负延龄跟环妹,真是家里横!”

甘棠敦厚,劝慰说:“男孩子小时候都淘气,大了就懂事了。”,她又拿出绣的精美玩意给大家。

甘棠心灵手巧,绣的荷包图案栩栩如生,打的络子也花样繁多,让几个姑娘爱不释手,很快就忘了鹤龄的事情。

张家这个年过的热热闹闹,张音收到不少金银裸子、钱币还有首饰,但最后又被金氏收回去,金氏解释:“母亲跟你攒着,等你长大了再给你!”

张音恍悟,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原来做父母的都爱替子女保管压岁钱啊。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章都是日常向的,没有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增广贤文》可能是万历年间的书,时间上我可能提前了,我知道,大家不用提出来告诉我了。。。

☆、论语之辨

大年过后,日子就过的快了。

张音最近读唐诗,读到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一句,翻翻日历书,发现明天就是农历三月初三了,汉族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最重要的是这是个放假游玩的日子。

张峦教导子女严格,轻易不放假,只有生病时,才有休息的权利,张音兄妹从元宵节上课至今为止,也才休息了一天。虽然她内心有着成年人的灵魂,能够自律,也想休息一天放松放松,尤其是暮春三月,窗外的阳光正好,粉色的桃花、杏花,黄色的迎春花,随风而动,像是在招手,呼唤人们出门迎接大好时光。

趁着张峦去更衣的机会,张音悄悄对鹤龄说:“三弟,元宵节那天父亲给我买的龙灯你不是喜欢吗,姐姐把它送给你,好不好啊?”

鹤龄高兴极了:“好啊。”

张音又说:“不过你得先帮我办件小事,明天就上巳节了,你跟祖母说去,让祖母说服父亲带我们春游去,事情办成了,灯就是你的,我屋里的其他玩意儿也任你挑,如何?”

那个龙灯鹤龄是也非常想要的,他几乎要答应了,但最后想到严厉的父亲,最终还是没有同意,“姐,你自己给父亲说吧,不然事后还是要罚我,上次罚我抄的一百遍论语,我现在还没抄完呢,你也不帮帮我,环姐是个没用的哭包,光延龄一个人帮我抄怎么够!”

……

张峦回来就看到姐弟两交头接耳的,喝到:“鹤龄,干什么!”

鹤龄委屈道:“父亲,是姐姐先跟我说话的。”

张峦更加生气了:“小混账,你还学会告状了!”

鹤龄认错:“我错了。”

张音也跟着说:“父亲,是女儿不对。”

张峦看女儿也认错,也不好说什么了。

张音趁机提出要求:“父亲,女儿近来杜工部的《丽人行》,中有两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明日便是三月三上巳节了,父亲能否带女儿与弟弟妹妹们出去踏春?”

张峦捋着胡子,想了想说:“上巳节人太多了,你们尚且年幼,等大些为父再带你们去。”

张音失望的说:“可是父亲,女儿家本来就受诸多规矩礼教限制,现今女儿与妹妹年纪小,还可以出去游玩,年纪再大一点,弟弟们可以随意出门,我与环儿只能待在家里日日做女工了。”

张峦可怜女儿,但出于读书人的固执,却也不想轻易答应她,就问道:“昨日讲的《论语》背熟了吗?”

张音答道:“背熟了,父亲,昨日读论语,有一问题未解,女儿想向父亲请教,孔门弟子三千,达者多少人?”

“达者七十二人。”

张音又说:“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父亲可知道其中成年人有几人,童子有几人?”

张峦思忖道:“这个论语中没有提及,其他儒家经典也并无记载。”

张音胸有成竹道:“父亲此言差矣,论语中明明白白的提到了。”

张峦断言:“不可能,论语每句为父都记得。”

弟弟妹妹们窃窃私语,佩服姐姐的勇气,敢同父亲较量,鹤龄对延龄悄声说:“大姐真厉害,竟然难倒了父亲。”

张峦不好意思问女儿答案,又心急的想知道答案,手指无意扣着桌面。

张音也不好太下父亲面子,解释道:“《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

听着女儿这一番强词夺理,张峦哑然失笑,“虽是胡说八道,但我儿到底也是聪慧伶俐。”

看着父亲笑了,张音忙道:“父亲,这句话也是讲孔夫子过上巳节的事情呢,可见他也是赞同的上巳节踏青游玩的!”

望着女儿狡黠的眼睛,张峦再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第二天清晨,张音就起床了,画眉诧异道:“小姐今天起得可真早啊。”张音笑道:“父亲好不容易答应带我们出去玩,还不得早点,免得迟到了,就没有下次啦。”她看着画眉拿来一件银红色的小袄,皱眉,吩咐道:“年都过完了,不想老穿红色的,我今天穿那件鹅黄色的,裙子要淡绿的,然后在把我的那双白色羊皮靴子拿出来。”小姐有主张,丫鬟自然是顺从的,当下画眉换了衣服,然后小桃伺候梳洗,周奶娘头发梳的好,给张音盘了两个小抓髻。

收拾妥当后,去金氏的正院吃早饭,路上遇到鹤龄兄弟两,姐弟三人倒是不约而同的赶了个早,金氏和张峦都笑儿女太过心急。金氏对张峦说:“环儿昨天又受凉了,我让林氏留下来照顾她。”张峦点头表示知道了,派人去告诉张环,让她好好养病,回来给她带好玩的东西。

姐弟三人匆匆吃完饭,张音催张峦快点出发,鹤龄则仗着金氏宠爱一个劲的催金氏。张峦夫妻无奈,只得赶快吃完饭带着孩子出发。

张峦夫妻带着三个孩子,姨娘都留在家里,外加四五个仆人,两辆马车足矣。张峦骑着马,金氏带着子女并奶娘坐一辆车,剩下的一辆车则给仆人坐。

这是来到这个大明朝后张音第一次出门游玩,之前去亲戚家那些都不算,从一个府里坐车到另一个府里下车,奶娘盯得严实,不许掀开帘子往外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根本不知道。她兴奋的东张西望,马车外传来街上热闹的熙攘声音,仔细听着,有卖货的,有捏糖人的,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张音心痒难耐,打量车内,金氏正在闭目养神,两个弟弟在奶娘的照看下,抓石子玩,都没人注意她,于是,她偷偷掀开帘子一角朝外面看,街上可真热闹啊,卖小吃的,香料的,布匹的铺子应有尽有,人来人往,也有一些女眷在家人的陪同下逛街。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