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节(第1页)

本章经旨,是引喻天长地久之道,教人去私立公,放下人心,遵循天人合一之理,追求长生久视之道。天地者,大道运行显迹之用,至诚无妄,育万物而不遗,生万物而不匮。天地无私,圣人与天地同其无私。大道运行,无私无虑,无挂无碍。没有亲疏,不分贵贱。施德之化,不择贤愚,普惠苍生,无论高下。天地以无私而成全万物之私,圣人以无私而成就万物之利。圣人是天地在人间之用,天地是圣人之本体。

本章是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赞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它由道所生,并遵循道的规律运行,体现着道的本质与运用。太上赞美天道的无私无为,是为了推及人道,希望世人识天道,效法天道。

天道是人道的依归,人道是天道的体现。圣人是天道与人道的中介,既通天道,又通人道,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故老子在经中反复用圣人之道比喻天道,其用意正在于让天下人效法圣人的无私无为,修养道德,再造性命,遵循天地之道,终而复归大道。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自生”,“故而能长生”。既不说明是由他力而生,也不说为万物而不得已不生。而是说明天地的“不自生”,正是天地的“大私”。如果说“不自生”还不算是大公无私的表现,那么天地之间,就绝对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公了。《阴符经》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其意是说大公与大私本无一定的界限。如果整体自私到了极点,私极就是公。换言之,大公无私到了极处,即是大私。反过来讲,这种大私,也就是大公。

世间的道理,无论大小粗细,公私是非,推理到了极点,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与界限,都是人为有心有识的分别而已。太上所言及阴符经所论,皆是就道体与道用的转换变化而言,亦是对公与私对待关系的辩证。读经者可自悟其中深层之理。

本章以“以不自生而能长生”,“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无私而成私”四对矛盾关系,阐述顺逆对立着的双方互相转化的辩证法,其中蕴含着甚深的哲理。有人认为这是老子为人处世的“面南之术”,说无争争、无私私、无为为等观点,是老子为了维护统治地位的狡诈之术。这实在是对太上的一种莫大曲解。

所谓“无私”,即普济万物而惟独无我之道也。非至诚无妄不能有,非我心与万物一体不能行。圣人无私,所以能成就天下之私。人心若能无私,心地必然像天地般宽广,正气必然像虚谷一样具足,何愁不能与天地共长久。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奥妙,再反观历史上成功的例证,到处可见。无论是在军事兵略上,也无论是在为政的政略上,我们民族语言名词中的“身先士卒”、“公而忘私”等等名言,便成为千古颠扑不破的无上法则。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的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至今而不朽。但人们却少知这是范氏从太上圣祖“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两句警语中引申出来的。

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说的:“到江送客棹(zhào),出岳润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尽力去为。水的这种特性,可谓之“上善”。

天下之利,有损人利己者,此为不善;有利于人而又争于人者,此不为上善。惟水性不同,它永远不占据高位。众人处上,彼独处下;众人处易,彼独处险;众人处洁,彼独处秽。水之所处,尽是人之所恶,故天下无人与它去争,这正是水的上善之性。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流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包容一切,所以太上以水作为上善的代表,为世人立起一道善德之碑,作为效法的楷模。

水为天一所生,得太易之精,在五行为北方壬癸水,在五常为贞,在五德为智,在五色为黑,在四季为冬,在天为雨露,在地为泉源,在人体主肾、骨。在五戒主酒。水之为物,居五行之始,禀太极之初,生于一而成于六,气属五而数在一。水之性,柔弱而不争。水之质,清纯而厚朴;水之情,妙化物之形;水之德,养育天下万物而不图报,所以水为天下万物中之至善。水能随物施功,随时善应,不择物而用能,不逆物而施利,不分别美丑善恶、高低贵贱,一律同等对待。

水之德性还有去高就下,行止自然,随圆就圆,随方就方,随曲顺曲,随直顺直,随物付物,毫不勉强,从不假作为,有自然而然之妙。所以古人以水形成的海洋和土石形成的高山,题词赞颂曰:“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以此作为修真证道的要求标准。

水之美的人生哲学,就在于它无私无争的“上善”之德。水源在上而身处下,水质至洁而能纳垢,水性利物而不争利……,水的上善难以尽言。圣人效法水德,以道德教民,以仁义导人,以无私之德奉献众生。不自矜其能,不自伐其善;舍己从人,公而忘私,与水之上善同德。

太上取喻“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在教人效法水性之善。人若能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就要做到如水一样“处柔处弱”、“处下不争”,做到像水那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做一个有大善德之人。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恶”者,即厌恶之意。“几”者,接近、近通之意。凡物皆有物性,万物中唯水与世无争。世人之心与水性恰恰相反: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水性所处尽是世人所厌恶之地。水既丝毫没有与人物相争之心,天下谁还能与它争呢?

水之源在上,而其流在下,利益万物,而毫无私利,此乃上善也。众人皆好处上,欲在人上者必有争心;有争则必有忧患,不争则有何咎?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是人心与水性的根本不同。世人憎恶卑湿污秽之地,水独静而流居之。水性无心无欲,无有分别,常处于险恶低下之地,所以水性最善。水不处众物之上,不逆众物之情,去高就下,行止无心。虽是卑污下贱之地,亦不择而流,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故几于道”的“几”字,只是接近、靠近道的意思。“几于道”是从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近于道的层次。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这是说水性的至洁。从表面看,水虽能藏污纳垢,其实它的本质是水净沙明,晶莹剔透,毕竟是至净至刚,而不为外物所污染。孔子观水流而曰“逝者如斯夫”,是从水的昼夜不断流逝中,看出了它所具有永恒的、勇迈古今的精神。从儒释道三家对水的赞誉中,可以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这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如何用这一面宝鉴自照、自明、自觉、自修?这是每一个向道者必须回答的考卷。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而不争,这正是水的道性特征。世人多是贪高爱贵,好高卑低,争势夺名,好争之心一刻也不停息;利害成败之心常扰,长短高下之情常动。种种妄心,无所不有,相循不已。惟圣人能效法水性,以谦退自处,卑下自安,宁曲己以全人,处柔弱而不争。故圣人之道与水性之道相通相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居善地”之“地”字,有低下之义。上句是说水与物无争,此句又言水的谦下自处、甘居下地之德。这就是“居善地”之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是因其善处下地。道无所不在,水无处不利,避高趋下,自然而然,从不违逆,此即“居善地”之义。水性善,喜于地,滋养草木,顺势而下流,毫无争上之心。“善地”者,清静无争之地。水性之善,就在于去上就下,去高就低,险峻不惧,以贞静自守,以柔顺自安,行止如然,妙用无方,终无倾丧之患,故称为“善地”。

人心贪高望贵,不知持盈必失之理,所以总是好处高上险地。故圣祖教人要“功成名遂身退”,居于谦下之位,方无忧患之事。所谓“心善渊”。“渊”者,深妙不可测之义。此句是说,人心如果能修到像水性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处空湛静,深不可测,此即为“心善渊”。水虽无心,其性光明涵于内,其形沉静表于外,能和万物之性,能鉴万物之形。生物之机不可知,化物之妙不可见,此皆是水性无心之善德。其渊至深,其理至微,故曰“心善渊”。圣人之心,静以涵养万物之理,而幽深莫测。动以妙万物之用,而时措无穷,水用之妙,渊渊乎亦如水之深渊也。

“与善仁”,即舍而不竭,施不求报之义。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这就是“与善仁”。水施惠于万物而不恃功,利万物而不求报。散之为雨露,施之育万物,万物受其德泽,而生生不息。流之为江河,舟船获其济渡。天下众生饮之而御渴,用之而成物,百姓日用而不可离,故水给与众生万物的仁德至大矣。

“言善信”,是说水虽无言,但其信最诚。人心若能修到像潮水那样准而有信,做到言而有信,行而诚心,这就是“言善信。”观江海有扬波鼓浪之声,闻溪间有瀑布滴沥之听,此即是水之言也。晦前三日起潮于沧海,朔后三日而退其水势。潮不失时,声不失听。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此即是水之信德。圣人之信德与水之信德同,不失时,随物应,施遍天下而不疑,其信万世而不惑。所以水之善信与圣人同。

【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所谓“正善冶”,是说人立身处世,要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己正人,治心治身,一身浩然正气,扬善于天下。这就是“正善治”。水以利养万物则为正,以泛滥成灾则为邪。水与气合,升之则化为雨露,降之则流为江河,溪流分遍及,有生生不息之机。水德润万物,有化化无穷之妙。故曰“正善治”。苏辙曰:“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以水之正,观圣人之参天地、赞化育、安百姓、和万物,使天下万物众生各尽其道,各遂其性,各顺其生,此即是圣人之“正善治”也。

所谓“事善能”,是说人担当做事,待人接物,应当像水德那样调剂融和,随方就圆,运用自如。这就是“事善能”之义。水之善能甚多:润泽乾坤,滋生万物,行舟渡筏,去垢煮饭,随宜妙用,应事适当,能方能圆,曲直随行。此皆是水善事之功能。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坚则无不敌,故曰“事善能”。人若能德性完备,心神活泼,在应事接物之间,能外圆内方,处己待人,不泥不执。无论顺逆,皆能执中,化解圆通,能把矛盾双方摆平,不留后患。此便是人之“事善能”。

关于“动善时”,是说凡事要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像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态而止息。此即是“动善时”。水之为物,自性柔和,不仅能随圆器而成圆,随方器而成方;而且能盈满而后流,氤氲(yīnyūn)而后雨。不逆人事,不违天时;夏散冬凝,应期而动,温时而雨,冷时而冰,从不违节气。这些皆是水随时而动之妙。修真人若能效法水之“动善时”,不违天时,不逆人事。可行则行,可止则止。事不妄为,言不妄发。审时度世,把握时机。珍惜分秒,与时精进。即可如水“动善时”之妙。

【夫唯不争,故无忧。】

上文所言水有善地、善渊、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这“七善”之妙,皆是不争之道。世间之事,凡是有人非者,皆是因有争心。人若能本着与世无争,与人不争,与物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水既有这七善,从不与万物相争,所以万物也不与水争,两不相争,此是水之上善之德。水善于和万物,万物皆得其和。壅(yōng)之则止,决之则流;听从人使,善解人意。水性如此,所以天下没有人怨尤水的。

世间人们所争者,唯有名利为最;所积者,唯有钱财为多。岂不知钱财如水,皆为流通之物。流水清澈活泼,死水腐臭生虫。积财如积水。若把钱财积为私有,不肯外流济助他人,身上必是“铜臭气”,造成混浊气流入身,当个守财奴、吝啬鬼,就如同将活水聚为死水黄泉,终将自归其中。人若能心地清明,不履暗路邪途,一醒凡尘大梦,脱身便入清凉世界,何必选择那条水域呢?

【本章说解】

热门小说推荐
人间鬼差

人间鬼差

作品简介这是鬼怪的天下,人类困守城市,科技展缓慢,佛道咒法盛行。然而,一个阴阳眼少年,生逢百鬼乱世,不修佛不练道,展开一段以鬼之异能灭鬼的热血传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人间鬼差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随身系统:暴君,娶我

随身系统:暴君,娶我

自爆身亡的某女没想到自己会被一个系统给救了,还把她给整穿越了。穿越了也就算了,要任务居然是要追一美男子对话一系统主人,女追男,隔层纱,勇敢大胆的上前追吧某女这隔的是块铁纱对话二...

失火的爱情

失火的爱情

作品简介内容简介冷月是一绝色女子,在丈夫那感情受辱后,偶遇她一生至爱远山,但好梦难圆,久别再见的他们,意外连连,远山也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远山离世后,冷月陷入昏迷正在进行克隆研究和实验的远山好友李博士,为了完成好友的遗愿而成功的复制和克隆了远山和冷月的精神分身。他不但把远山大脑中的记忆信息复制在一个青年才俊的大脑里,还成功的克隆了另一个冷月。克隆人的冷月,色艺俱佳,倾倒了无数的爱慕者,追求者。其中,一见倾心的留美博士,大学法律系年轻教授袁清风,在最后一班轮渡上遇到了要自杀的冷月,从此,一场爱情的追逐战便展开了...

开局修为千年,活到天荒地老

开局修为千年,活到天荒地老

简介关于开局修为千年,活到天荒地老沈青穿越到修仙世界,觉醒了修为系统。沉睡十年,就会获得百倍的修为,也就是一千年的修为。但前提是他得需要灵石,才能在沉睡中获得百倍加成,起步十年。沈青对打打杀杀没什么兴趣,他只想长生久世,体验红尘事,掌握世间法,看遍人间事,逍遥天地间,畅游星河梦,顺便赚赚钱。毕竟修为上去了,寿命也自然久远了。于是他沉睡十年,曾经的城镇已经物是人非。沉睡百年,此时的南域已经生变故。沉睡千年,当年的宗门已经走向没落。沉睡万年,昔日的小鸟已经成为神鸟。百万年后一名黑袍面具男子,冷冷的说道姑娘你挡道了,不要妨碍我赚钱。青衣女子傲然道阁下是谁?这么嚣张,你家在哪?指个方向,我只出一剑。至高神,沈青。说着,他一剑斩出,星河破碎,整个诸天万界为之一颤。...

天帝成长记

天帝成长记

(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唐峰再次轮回来到武者盛行的风云世界,然后一步步的修炼,手持帝道剑和天帝神印,最后重返天界成就无上主宰,帝王一怒伏尸百万,且看他何如在不断的险阻中重返天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天帝成长记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恶毒男配不争了[重生]

恶毒男配不争了[重生]

晋江VIP20210731完结总书评数12240当前被收藏数22877营养液数28216文章积分482263296文案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去做,并且做的更好。但明明他才是做的更好的那个人,却始终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望着他的眼神都是嫌弃的,说他善妒,自私,喜欢抢别人东西。一直到死,晏暠才明白,他抢的是主角受的东西。他是一本书中为了衬托主角受善良的恶毒男配,是为了让主角攻出现打脸,在主角受面前刷好感度的炮灰。重生回来,晏暠一脚踹开主角,谁特么要和你争,老子转个身,你哭着也追不上我。他不再争,不再嫉妒,只想安静的做自己。让自己的光芒,照在关注他的人身上。很多年后,有人问已经成为机甲制造大师的晏暠。您是怎么走上机甲制造这条路的?因为遇见了一个人。晏暠。内容标签重生星际励志人生甜文主角晏暠(yanhao),盛恒┃配角┃其它身心1v1一句话简介重生后,独自美丽立意不要过度关注他人,活出自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