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页(第1页)

  几度临青道,凝眸血染空!

  这后十字是结句(这里应该"颂圣"),--真是令人不胜骇异了!再有:

  锦瑟离宫曲,膻笳出塞声。  --《惊秋诗二十韵》同声相与应,殊类故难参。  --《萧然万簌含虚清》莫厌飞觞乐,于今不是唐。  --《美花多映竹》亭沼非秦苑,山河讵汉家!  --《闲兴四·其四》这简直奇怪到极点了!这些句子,分明是讽怨当时满洲贵族的统治的。在乾隆时候,这样的话,不要说屡屡出现于一本诗集子里,只要有一例被摘,就足以杀身灭族了!(注:可参看第十七节。)--即使曾兴文字大狱的那些例子也都只是些隐语暗喻,还没有见过这样显露激烈的!他的诗里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此处不能细论。只举较明白的,如《读史有感》写道:拍手高歌叹古今,闲披青史最惊心!

  阿房宫尽绮罗色,铜雀台空弦管音;

  韩信兴刘无剩骨,郭开亡赵有余金。

  谁似尼山功烈永,残篇断简尚堪寻。

  这就隐涵了对当时政治的讥评。他的气骨很硬,壮心不死,也时时流露出来;一方面表示"阳欣所跻"(不食周粟),一方面又常思"惊兔""射鼷""猎虎豹""樵虬龙",极有一种桀骜不驯之气透出纸上,都不是泛泛常语可比。结合上面所举的那些令人骇异的句例而看,张宜泉的思想大有可以探讨之处。(注:从张宜泉诗集看,其曾祖柩尚遗弃于张家湾荒庙中,曾往寻访不获;其死因不明,年久遗于张家湾以致失迷。情事亦觉可疑。似其先世曾有难言之故。宜泉思想,或亦与此事有关。)所以,这位朋友也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反抗思想的人物。这方面,成为他和雪芹之间的友情基础,因而也就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雪芹的性格思想。张宜泉的诗集里有很多篇诗是涉及曹雪芹的。也有明白标示姓字于题中的。也有只以"友"来暗指的(注:《春柳堂诗稿》诸诗排列法多有以类相从之例。如《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为过友人家陪饮诸宗室阻雪城西……》《题芹溪居士》《伤芹溪居士》四题相连,其中陪饮宗室即指陪敦氏弟兄,为指雪芹家无疑(不能设想张宜泉穷馆师又认识其他友人亦恰与宗室交往)。是即以"友"代名之例。又如《春夜止友人宿即席分赋》《晴溪访友》《怀曹芹溪》三题亦相连,而前二题内容全与雪芹特点恰合,故亦可推知其所称友人实即雪芹。)。张宜泉和曹雪芹的过从相当频繁密切。有时候雪芹去访宜泉,主要就留他止宿,两人"破灶添火,春灯剪细花"分砚裁诗,检鱼对酒,直到月斜,还不肯睡。有时候宜泉去访雪芹,携琴载酒,径隔溪幽,而"不便张皇过,轻移访戴舟",他们的来往,似乎还避人耳目,不欲世知。有时候宜泉竟找到僧寺里去访雪芹。有时候想念特甚,扫径张筵,以待雪芹,而又"封书畀雁迟",似又因故犹豫不,因此叹息"何当常聚会,促膝话诗"。有时候敦氏弟兄到郊外来看雪芹,雪芹也特地邀宜泉来作陪共饮。宜泉歌颂雪芹的不为统治者服务、高情只为山中白云留住。及雪芹亡后,宜泉重访故居,怀人不见,痛泪成行,叹息雪芹的诗、画、琴、剑诸般才艺,都成绝响,而破匣里的遗剑,犹有铓铓的影气--  象征着雪芹的叛逆精神的永远不死。试看:--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

  北风图冷魂难返,白雪歌残梦正长。

  琴裹坏囊声漠漠,剑横破匣影铓铓!

  多情再问藏修地,--翠叠空山晚照凉。

  (注:原诗见《春柳堂诗稿》叶四十七,题曰《伤芹溪居士》。)雪芹的朋友,就是这样地爱重他。

  二十五 一别经年

  曹雪芹自到西郊之后,虽是不常进城,但和好友敦敏、敦诚也并未失去联系。可是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o)的初秋,一个阴雨连绵的夜里,敦敏闭门闷坐,自斟自饮,感怀往事,便想起曹雪芹,不相见者却已一年多了。敦敏十分系念,因此在题诗时已经说:短檠(情)独对酒频倾,积闷连宵百感生。近砌吟蛩侵夜语,隔邻崩雨堕垣声。

  故交一别经年阔,往事重提如梦惊!

  忆昨西风秋力健,看人鹏翮快云程。

  重阳以后不久,他偶然到友人明琳(注:关于明琳其人,可参看周汝昌《红楼梦证》。)的养石轩中去,忽然听到隔着一道院子有人高声大谈,那声音直传到这边来;敦敏入耳就听出这是雪芹的语音声口,除了他,别人是再没有这种意气风度的。他于是赶紧跑到那边另院去,果然不出所料,雪芹竟然来了!相见之下,彼此都又惊又喜,十分意外。他们便在明琳那里摆酒快叙,同话旧事。敦敏感而成诗一篇:    可知野鹤在鸡群!--隔院惊呼意倍殷。雅识我惭褚太傅,高谈君是孟参军(注:按此系用《晋书·孟嘉传》褚裒暗识孟嘉故事。)。秦淮旧梦人犹在,燕(yan)市悲歌酒易醺。忽漫相逢频把袂,年来聚散感浮云!

  只要看一下敦敏的情词之切,惊喜之深,就可知这一年多的离别,乃是他们这些年来的一次少有的离别,也是一次非比寻常的离别。但是曹雪芹这一年多的时间,是往何处去了呢?他忽然离开北京西郊(如在这里,是绝不致于如此之久和敦氏弟兄不见一面的,他们此后的踪迹说明了这一点)(注:另一方面,当然可以是敦敏不在北京;但敦敏从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夏就从锦州回到北京来了,此后他未再出门,诗集中历历可考。所以只有雪芹离开一个可能。),又是由于什么事故呢?尤其引人思索的是,如此一番稀有阔别之后,意外重逢、又惊又喜之下,赶紧把袂快谈,那话题却不是别的,就是"呼酒话旧事",并因此"感成长句",而诗句也说明所话的内容就是和"燕市悲歌"为对的"秦淮旧梦"。这就十分清楚地透露出,曹雪芹的此次离别,是和他祖上在南京做织造时的往事有所关联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