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3节(第1页)

“谁知却是想当然了。”

听到曾淑这话后,曹小将军夫人沉默了一下,然后迟疑道:“若你真的这么想,不如给幼慈院捐一些衣物?”

“那些都是可怜人。”

“幼慈院?”曾淑咀嚼这这个词,问道:“是小孩子和老人家的住处?”

“是啊,”曹小将军夫人道:“都是一些无家可归的小娃娃,以及没有亲人在世的孤寡老人,另外就是一些被辽人砍断了胳膊腿,在外头挣不到吃喝的将士们。公爹还在任上的时候把他们都聚集在一处,送些吃喝养着。”

“但……”

曹小将军夫人的神情有些不忍,“他们人数越来越多,平时大家伙儿省着些,时不时的有人送东西去,总能勉强图个温饱。但每年冬天这个时候家家户户自己都填不饱肚子更别说接济了,所以里面冻死,饿死都有的。”

看着曾淑的脸色有些变了,曹小将军夫人苦笑道:“我本来啊,也不该和你这年轻媳妇说这些,上千号人呢,那就是个无底洞,不管送多少东西过去都填不满的,但既然你有这个心,我也为他们高兴,便又说了。”

“他们曾经,都是护着大家伙的好汉子呢。”

“我们如今能做的也不多,就是偶尔送些吃食、衣物以及银子过去尽一尽心罢了。若有人走了,好歹也能得副薄棺材,下辈子投个好胎。”

曾淑听得心里面沉重万分。

她明白曹小将军夫人的意思,若只是三五十人,那事情就很简单,每个月送一二十两银子过去就好,那并不多,以她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也就是一桌子席面。

但是三五百人就是一二百两,上千人就是每月五百两往上,甚至还不止,因为除了吃喝以及衣裳之外,还有看病等等,那都是要银子的。若只是一两个月还好,但长年累月甚至是十几二十年的,又有哪一家能支撑得住呢?

第七十二章边城的日子

曾淑带着人和几辆马车,停在了破旧的幼慈院前。

这地方说是破旧,其实还有些抬举了,这一片屋子也就掺着草根的黄泥墙还能看些。寻常屋子顶上的瓦片是没有的,搭的是一种曾淑不认识的大叶子,都干枯了,上面还浮着泛黄的一层土。

除了这些之外,里面还传来了一股子怪味,就像是,就像是好多人乱糟糟地聚在一处的那种味道,让人说不上来。

最起码曾淑和几个大丫鬟刚下车的时候,就忍不住后退了两步。

许是她们停留得有些久,敞开的门里头有人影晃动,不一会儿就走出来一个弓着腰的老婆婆,冲着她们含含糊糊地说了几句话。但曾淑几个都没有听懂,下意识地看向带路的元大娘。

元大娘这时候已经和这位老婆婆搭起话来了,两个人叽叽咕咕地说了一阵子,元大娘才转头看向曾淑道:“夫人,这是黄婆婆,她问我们是来做什么的。”

曾淑道:“你跟她说我们是来送些东西的,有米面,也有衣裳,这里面一共有多少人啊?”

元大娘又问了一番,才道:“夫人,里面现在有好多好多人呢,哎哟黄婆婆也不晓得有多少个人,只知道每天煮的粥都不够分。她说你们能送东西来实在是太好了,感激不尽呢。”

元大娘的话还没说完,那位黄婆婆就要跪下给曾淑磕头,不过被好几个人拦住了。

“使不得,使不得。”曾淑道:“你快起来吧。”

被门外的这番动静影响,门里头陆陆续续地出来了好几个人,有头大身子小的孩子,也有缺胳膊并且断腿的干瘦汉子。

这也是边城常见的一个情形,这里残了身子的男子要比别的地方多一些,有的缺了一截胳膊,有的瘸了一条半条的腿,还有的甚至两条腿都没了,就躺在路边靠行人施舍一点吃食度日,然后某一天人就不见了。

这些人,都是从一场场战事里活下来的。

他们若只是缺了一条胳膊,还能回乡安置,但若是缺了腿却是做不得活计了,便都留了下来。

几十年下来,就有了这许多。

……

从幼慈院回来的时候,曾淑的心里沉甸甸的,那里头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孩子没有多少,并且都是些身子不太好的,那黄婆婆说康健的孩子多半会被城里别的人家领回去,哪怕是做个下人,好歹能吃饱。

只有生了病,治不好的才会留下。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