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收拢流民(第1页)

商人都是趋利避害,看来昨日的诗,又提高了价码。

当然,最重要的是张世平的结交之意,也算变相的投资吧。

陈信一行人,历经两个月,行遍整个涿郡,绕道中山国,终于回到了石家村。

两个月出门在外,陈信次充分领略了大汉的风土人情,同时也看到了太多的凄惨景象。

成群结队的流民,被挡在县城门外;为了一口饭,便卖儿卖女;有人死在路旁,没人去管。

但在县城中的酒肆、茶馆、青楼中,仍然宾客不断,美酒佳肴,夜夜吹笙。

朝廷昏聩无能,官员腐败不堪,世家重利薄义,无一不加剧着种种悲剧的生。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

此行对来自后世幸福时代的陈信来说,实在是太震撼,每一幕都直戳其心灵,痛击其魂魄。

以前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也看到过此景,可是哪有亲身接触、亲眼所见,感受深切。

这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在这人命如草芥的古代,有几人能真正的体会过百姓的疾苦,有几人能真正明白“以人为本”。

陈信的心,仿佛被刺了无数下,千疮百孔,血流不止。

有时候,一个人的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

一种强烈的感觉充斥陈信的心头,在此时刻,他想的不再是自己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陈信通过熟知的这段历史,知道东汉末年时,整个大汉的人口约有五千万,但是经过黄巾之乱,群雄混战后,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人口已经不足八百万。

华夏民族在晋朝大一统后,还没享受几年的太平盛世,又迎来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可谓是华夏民族的一次大浩劫,充满了心酸和血泪。

陈信想改变这一切,但是以他目前的实力,想要做出改变,很难。

唯一能做的只有救下更多百姓,最起码让他们有活着的资格。

在涿郡、在中山国,陈信不敢收拢流民,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若让有心人知道了,那私自收拢流民,等同建立势力,形同造反,抄家灭族是免不了的。

虽然现在官府早已不作为,但小心使得万年船,毕竟人生地不熟。

进入河间国过了泒水后,情况便不一样了。

离丰县已不足六十里,已经来到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知道走哪些路可以避开城镇,走哪条路可以隐藏行迹,更何况还有石墨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行动起来方便多了。

陈信早在渡过泒水之前,在中水城采购了一千石粮食,省吃俭用的话,够两千余人吃一个月了。

一路上,碰到流民,陈信便会驻足,熬粥赈济流民。

为了一口吃食,流民也心甘情愿的跟着陈信走。

在这些流民心中,并没想过跟着陈信过什么幸福生活,而是能活一天算一天。

流民越聚越多,最终流民的数量已经出了陈信的预料,短短的数十里路,竟收拢了近四千流民。

原本计划的这一千石粮食能维持一阵子,但是看现在的情况,恐怕只能勉强维持半个月。

陈信知道东汉末年,除了官府不作为,老天同样不作美,连年灾害。

但是陈信不知道的是,就是今年(光和五年),天灾人祸尤其严重,正月,大疫,四月,大旱。

在光和四年时,官府偶尔开仓赈粮,流民数量还能得以缓解。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