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节(第1页)

柴禾几毛钱到二块不等,看干湿度和耐烧性。街上有郊区的农民来城里卖柴,一旦一百斤修理的整整齐齐只要块八毛,却很少有人买。

一个家庭正常开伙做饭每月大概要烧四百多斤干柴,一百来斤引火的细柴,这样就是近十块钱的开销,可不是小数目。通常柴禾都是自家孩子去捡,上学劳动课捡,放了学还要去捡,除非是实在不够烧了才买上一旦。

叶青一看差不多也就这价钱了,于是问了地址,货都不看就回去找人找车。管他都是什么木料,劈柴价钱买的反正也不亏。

回到小洋楼,找到倒班休息的郑大春,叫上七八个壮小伙,借了两辆排子车。大家跟着叶青浩浩荡荡的到了南城郊区,找到那男人的院子。

男的一看来了这么些人,好几个都是穿工作服的煤矿工人,不敢怠慢,赶紧的打开柴房让人装东西。

大家伙儿看清楚里面的东西,不由得就是一怔!

“哎呀!叶妹子,你这是让人给坑了吧?这都啥玩意儿啊?当柴禾烧还不把你熏成黑人啊?”

“就是,你看看这堆破烂,破布麻团弹簧都有,都占着分量呢,两块五一旦当你冤大头了!”

“这还有石头的呢,嘿!你小子拿石头当劈柴卖,矿山上要多少有多少,我卖你几旦呗?”

这些人都是上回托叶青从上海捎过东西的,一听说叶青找人帮忙,二话不说都跟了来,见她吃了亏都纷纷抱不平。

叶青看到那堆东西,压抑住狂热的心情没表露出来,淡定跟着划价。

“老乡,你别欺负我年轻不懂啊!你这不是坑我吗?”

人多势众,男人也吓得没了主张,忙说不能烧的不算重量。

两边讨价划价,两千多斤柴禾最后按照八百斤折算的钱。

满满当当的装了两车,往返了两三趟才都弄回小洋楼。

“呦,你们从哪弄这么多破烂啊?”李玉坤问。

马上有人解说:“别提啦,让人给坑了,要不是我们跟着,叶妹子吃亏就吃大方了!”

叶青连连道谢,这些人帮她把这堆‘破烂’都扛到二楼走廊,老么高的一大摞,都快把门给堵上了。

送走这些人,叶青随手拎了件回屋。

干布细细擦掉灰尘油烟渍,露出圆弧竹节造型的一截红木,烧掉一半的支架看起来像是个太师椅。

又拖进来一件,嵌大理石面的黄花梨花架少了两条腿。

还有几件大家伙,弹扫干净能看到上面的碎布头是织锦面料,露出椅座下面的棕麻弹簧海绵,一层层做工精湛,木料是东北的大红松!

清理大半天,除小部分破损严重的木头茬子留在外面,大部分都被叶青弄到屋里,“断肢残骸”铺了一地。

“田婆婆,你看谁能干这活儿?”叶青兴冲冲询问。

还是受上海裁缝铺的启发,衣服能改,家具又岂不能拼凑?

田婆婆笑道:“精工出巧匠,跟他们祖师爷比,这点活算不上什么,就看木匠师傅愿不愿意耗这个功夫。”

叶青就知道一定能行,忙问清楚姓名和住址。

转天一早,叶青带上礼物登门造访。

杂乱的大院子,横七竖八晾晒的袄面棉花套,叶青又想起在惠安县大杂院借住的情形。

“请问,鲁师傅家住哪?”叶青询问门口洗衣服的妇女。

妇女抬头上下打量叶青好几眼,才抬起下巴朝西边一间厢房指了指。

叶青道过谢,拨开晾衣绳上挡住视线的破旧衣服,看见那间屋子大门敞开着。

一张木条板支起来的单人床,瘸了腿的破桌子垫着砖头,一口木条箱上面铁钉子钉的七扭八歪。

这是木匠师傅的家?叶青有些质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