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为了挣点钱我容易嘛(第1页)

那个时候村里还没通电,农村里一般都是点煤油灯,条件好点的人家外出就用马灯,马灯外面是一层玻璃罩,防止被风吹灭。

村里收鸡蛋的广播,像春风一般吹进了每个家庭,人人喜不自胜。

农村的家庭里一般都会养几只鸡,靠着鸡屁股攒点鸡蛋,鸡蛋谁家也舍不得吃,都希望在必要的时候,能卖几个钱,可是现在杜绝个人买卖行为,就只希望能给家里换点有用的东西。

支书广播完了,坐在桌子边等着,对张老汉说“傻子啊,你说有人卖鸡蛋不?”

张老汉摇摇头,“不知道”。

老支书拍了下腿,在屋里来回踱步,感觉天都快亮了,怎么还没有人来?看来没人卖啊,都舍不得。如果没有鸡蛋,那自己的业绩看来要泡汤了。

老支书同意王荣梅冒这个险,正是因为昨天去镇里开会,镇长要求大家做好春耕的同时,也要出业绩,把村民为集体做贡献的事迹典型抓一抓,每个村必须出一个人报上去,为此老支书头疼了两天了。

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王荣梅的这个计划一下子让他看到了希望。

张老汉糊里糊涂的跟着跑来跑去,直到现在才醒过味来。

老婆子提出来帮村集体卖鸡蛋?怎么感觉像孩子在玩过家家呀?太搞笑啊!

她会算账吗?她会写字吗?她会和人家谈价钱吗?一个乡下老婆子竟然要卖东西,买东西差不多吧。

张老汉坐在队部的屋子里,看着坐立不安的支书,说“老黑哥,总得给人家数鸡蛋,装鸡蛋,再走过来的时间吧,再等等,没人咱们正好回家吃饭也省得闹腾”。

老支书瞪了张老汉一眼,心道“啥都不懂的玩意,对牛弹琴。”

“你准备纸笔,一会儿有人来了好记账。”

张老汉磨磨蹭蹭地拿出一个本子来,拿出永远插在左上口袋的钢笔,又拧开钢笔盖子看了看水囊,一边做着准备一边嘟囔“一个老婆子的话也较真,卖不出看你们怎么办......”

在家里的王荣梅招呼着孩子去吃饭,一边竖着耳朵听动静。

当听到大喇叭如想象中响了起来,内容也和老支书商定的一样,这才放了心。

扭头对六斤和安立说“你俩快点吃饭,吃完了到大队部去帮忙。你俩一定要记住,只干活,什么话都不要说,就说不知道。”

两个人答应一声,一人拿起一个饼子,边吃边跑,直向大队部而去。

王荣梅把篮子挎在胳膊上,对招娣说,“咱俩去你巧玲婶子那儿。”

招娣拦住他娘,说“这礼太重了吧,感觉有点不值当的。”

“怎么说不值当呢,你想学裁缝,只要人家同意收,你能学会还能用上,多少都值,你不想学,给人家一粒米我都嫌多,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招娣,人要往前看,要把眼光放远点,不能只盯着眼下。眼下吃亏沾光的都没用,都是虚的,假的,只要对咱们以后好,多少都值得。明白吗?”

招娣低着头,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她低声“嗯”了一声没说话。

嘱咐爱娣在家照看小儿子,王荣梅带着三丫头直奔巧玲家。

没费什么波折,看到王荣梅领着招娣来,还带着重礼,本就喜欢招娣的巧玲格外的痛快,誓一定尽心尽力的教孩子。

把三丫头的学习裁缝的事安排妥当,约定平常中午吃完饭,趁着不上工的时间,就让招娣过去学。一个用心学,一个尽心教,巧玲夸口说半年就能出徒。

娘俩高高兴兴地从巧玲家出来,心中记挂着收鸡蛋的事,就直奔大队部。

大队部大门口灯光明亮,人影绰绰,乱哄哄的声音中充满着惊喜和渴望。

人们兴奋地相互询问着,你家有几个鸡蛋啊,能换多少多少钱啊,还有人在掰着手指默默地、认真的数着,对钱的渴望,其实是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看到这么多的人在等着交鸡蛋,王荣梅心中偷笑,好像已经看见了那一筐一筐的鸡蛋被送到了供销社。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