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4章 相 亲(第1页)

王荣梅接六斤回家的当天,就托了西邻张宝根的闺女张贞在河西村打听有关老宋一家的消息。张贞十年前就嫁到了河西村,对村里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多。

只一天的功夫,张贞就来了,她笑容满面地告诉王荣梅一个好消息——这户人家很好!

老宋一家七口人,老宋本名宋占秋,年龄和王荣梅差不多,育有四儿一女。

老宋是解放前由父母从东北带他逃难逃到了河西村,解放后没有回老家就在庄儿上落了户,所谓的庄儿上,虽然属于河西村,但又独立于河西村之外,因为庄儿上都是外来户,所以才被称为庄儿上。

张贞说这户人家家风很好,在庄儿上口碑也不错,为人和善,邻里之间相处也和睦。老宋在县上的一家工厂当业务,家里有个进项,所以还过得去。

老宋家的老大老二已经结婚单过。家中的三儿子宋雄杰年前刚订婚,说是年底就结,四女儿宋莹莹今年十六岁,长得特别水灵,人也勤快,地里家里都拿得起放得下,还有一个刚十岁的弟弟在本村上小学二年级。

介绍完了这一大家子,张贞也有些好奇,她问王荣梅“婶子,你给我说说呗,打听他们干什么,他们家儿子的年龄和咱们也不搭边呀。”

王荣梅神秘地笑“儿子不搭边,女儿呢?”

“啊,女儿呀?他们家张莹莹十六岁.....”张贞忽然就明白了,“婶子,六斤和莹莹?”

王荣梅笑着点头,说道“你觉得可以吗?”

“哎呀!太可以了呗!那姑娘没得挑,我见过了,人长的好看,而且又能干,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

“婶子,他们俩如果成了,你就等着享福吧!我听他们邻居说这孩子可孝顺了,每次他爹出门都要亲手给她爹烙饼,一烙就七八张,家里的那点白面都给他爹烙饼了,自己虽然是家里的唯一姑娘,可一点都不娇气,好吃的都留给哥哥和弟弟,自己却舍不得吃一点。”

王荣梅点头,看来这个姑娘还不错。

于是,王荣梅就和张贞商量“阿贞呐,明天你和我一起去趟县上吧,这个媒人由你来做,帮忙给他们牵牵线,怎么样?”

阿贞笑了“承婶子的情,这个媒人我愿意做,这可是一桩好事啊。”

于是两人就商量好了,初三那天上午,张贞在家等着,王荣梅和六斤赶着驴车去接她,然后一起去县上。

结果,下午六斤就出了事,被打的头破血流,整个脑袋包的像粽子,整个一没脸看的形象。

明天就初二了,初三相亲,王荣梅愁,这可怎么相亲啊,看着还一点不愁的六斤,这才想起这事好像还没来得及给她说呢。

于是,她把正躺在炕上优哉游哉的六斤喊起来,郑重地对他说道“六斤,初三咱们去县上相亲去,你准备准备昂。”

“什么?相亲?就我这个样子?”六斤一听就急了,怎么也得让我有个人样儿吧,这人不人鬼不鬼的熊样儿,得把人家姑娘给吓跑了。

一看六斤着急,王荣梅觉得好笑,真是儿大不中留啊,这一说相亲,马上就想的是自己好不好看,人家能不能相中他。

“你也不问问是谁家闺女?”王荣梅问。

“我问有用吗?你问过我想找个什么样的吗?你都不问我的意见,就已经安排好了,我还用问呐?只要是个女的就行。”六斤赌气的说。

没搭理六斤含有赌气成分语气,王荣梅继续说道“你觉得你师父怎么样?”

“我师父?哼,要说我师父对我比你对我都好。”六斤抬头看向屋顶,不在看自己娘“师傅干什么之前,都会问我怎么样?行不行?人家可知道尊重人呢,哪像你呀,就知道包办婚姻。”六斤不高兴地翻白眼。

“这么说,你挺喜欢这个师傅?”

“嗯,我挺佩服他,在外面他脑子转的可快了,人家一说话,师傅就能知道他下句要说什么,他想干什么?我都没听清人家说甚么呢,他就已经把事儿给人家说清了,”六斤不无向往地说道“我什么时候也能向他那样多好啊。”

“你还小,好好地向你师傅学,你一定能像他一样的。”王荣梅鼓励道,“可是,你想不想知道相的对象是谁家的闺女?”

“谁家?我认识吗?”六斤两眼冒光。

“她爹你认识。”王荣梅卖关子,吊着六斤的胃口。

六斤一咕噜从炕上爬起来,“我去李伯那把这些东西拆了去,明天可不能给你老丢了人。”人一下子就跑没影了。

王荣梅知道这小子爱面子,不想在姑娘面前丢人。索性不再去管他,她要赶紧去趟队里,看明天能不能闲下来一辆驴车,明天她好用。

这个时节早已经立秋了,天气变得凉爽,当王荣梅来到大队时,大队的大院里熙熙攘攘的挤满了人,大车小车的乱七八糟的放在院子里,到处都是人,这些都是来这里交鸡蛋的。

自从天气转凉后,前来交鸡蛋的越来越多,看着满脸喜色的老乡们拿着钱在那里蘸着吐沫在数,王荣梅心底里也有种喜意在升腾,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她高兴,人多,证明交鸡蛋的多,等到这个月十五鸡蛋就能再交多一些。

她直接去了牲口棚,问饲养员“明天都有谁用牲口知道吗?”饲养员说“明天只有张连岭用驴车送鸡蛋去,别人没说。”

“嗯,明天我用一辆驴车去县上,如果有人用,就让他用牛车吧。”饲养员点头。

把车订好了,回到大队部里,看到老书记坐在会议室里着呆,拿在手里的烟杆里的烟都已经灭了,老书记仍浑然不觉,院外的热闹人声一点都没打搅到他的思绪。

王荣梅见老书记如此,并不想上去贸然地打扰他,于是转身离开了。

八月初三的早上,王荣梅赶着驴车,拉着收拾齐整的六斤,往河西村走去。六斤头上缠的重重叠叠的纱布换成了一小块被贴在了伤口上,虽然还是扎眼,但好歹人是能看了。

到了河西村接了张贞,张贞一上车就开始大呼小叫地开始数落六斤,办个事没个因子,怎么就被人捂脑袋上了,你看这多疼啊。

张贞就像哄孩子似的一边数落一边心疼,她自小看着六斤长大,待他就像亲兄弟一样。

六斤在两个女人的轮番轰炸和心疼中,终于熬到了两位姐姐住的房子,赶紧跳下车跑进了屋。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