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8页(第1页)

-----------------------------------------------------------------------------------------------新书上传至今不到二十天,发现竟然已经写了十万多字,天呐!自己佩服一下自己!要知道俺当年花三个月写毕业论文也不过就拼拼凑凑的写了三万多字!相信若是没有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和鼓励,俺肯定早歇菜了!作为人生创作的莫道春还早更新时间:2011-3-2210:45:16本章字数:7492&ldo;双儿,你家少爷呢!&rdo;兰陵公主李淑领着侍女小喜鹊像是进自家门儿一样堂而皇之的进了我在小李庄子上的宅子内院。&ldo;双儿见过兰陵公主,见过喜鹊姐姐&rdo;双儿赶紧给手里的抹布放下,就要给公主行礼。&ldo;行了,天天都来,哪儿那么多礼数!&rdo;李淑给双儿拉起来,身后小喜鹊偷偷向双儿挥挥小手,算是招呼。&ldo;你家少爷呢?&rdo;&ldo;少爷跟老关叔到地里挖渠去了!&rdo;&ldo;又去了?&rdo;李淑无奈的按按额头:&ldo;你说这满长安城里寒冬腊月天天扛个锄头往田里跑的伯爷也就你家少爷了。&rdo;&ldo;少爷说赶冬天给庄子上的地规划整齐了,春播的时候才不会忙乱!&rdo;双儿赶着给我辩护。&ldo;行了,你忙你的吧,我到地里找他去!&rdo;兰陵扭头一阵儿风似的就带着小喜鹊跑了。李大帝给我赏赐了千顷良田,开始给我高兴坏了,一千顷啊,整整一万五千亩地呢,这得种了多少粮食啊!兴奋了一宿没睡,第二天带着地契去交割手续的时候才发现,压根儿就是我小李庄往西那片荒地,荒地也就算了,最可恨万五千亩的地里两座海拔能有50米的小山丘占了三分之二,这也叫良田?所谓的食邑千户更是空头支票,满打满算也就是小李庄上百十来户人家四百来人归我了,剩下的那八百多户,对不起,自己想办法。这太欺负人了,百十来户的人家,壮劳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百来人,守着原本的千把亩地(天、地、人字号田都算上。)都紧巴巴的,现在有给我这万五千亩的荒地,这到底算是赏还是罚啊!还好李大帝没赶尽杀绝,免了我三年的各项税钱,不然我真要暴走找李大帝理论去了。给整个庄子周边的地形画了图,一连研究两天,决定先把两座山丘放放,没那个人力物力处理,但山丘以外的农田一定要先管理起来。十月初一,接手了小李庄,直接任命老关头儿当了府上的管家,账房让双儿先兼着,就目前这点儿账目,已经有初中算术水准的双儿处理起来肯定没问题。要种地,先修渠,没水灌溉的地,种死了也种不出个啥来。咱庄子有天然的优势,庄子北边儿套了个渭水河湾,水管够。所以赶紧给渠修起来才是当务之急。考虑到庄子上的地形高低有差异,决定直接修个高架渠彻底解决问题,虽然前期投入高,但后期管理方便,而且灌溉能力强!老关头儿是庄子上的老人儿了,按了自己画的地形图,把高架渠的设想给老关头儿一解释,老关头儿拍腿叫好。没说的,立马给庄子上的男女老幼集中起来,开工!高架渠又称渡槽,是一组由桥梁,隧道或沟渠构成的输水系统。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历史上修这个东西希腊和罗马人拿手,古代中国基本上没人修,不知道为啥。咱这高架渠没啥桥梁、隧道工程,主要是架高沟渠,8字型,一路从北边儿河湾开始,先往东,再往南修到小李庄边儿再转向西,最后到庄子所属最西边儿的山坡底下打折,回到北边河湾。总长度大约七八里的样子,能完全灌溉庄子上的全部农田。平时看教科书觉得没啥,轮了自己修这渠才知道其中艰辛,砖材石料的花钱如流水不说,一路技术问题也不少,好在咱有李大帝赏的十万钱(足足一万贯呢!)和千年农业经验打底儿,一连一个月,集全庄之力,总算给这渠初步修成了,目前正在精装修阶段,爬了山包子上看,还真挺好看!&ldo;爹,这渠修得真壮观!&rdo;铁牛捧了个大碗蹲了老关头身边一边扒饭一边儿说道。四周,围的是正在休息吃饭得庄户。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