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章 莲花婶的鸡汤(第1页)

自从谭震写《乡村教师》拿到第一笔稿费,虽然只有区区八元钱,却使得刘英对读书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以前她一直以为,读书还不如学一门手艺,花钱不说,还耽误农活,没想到写几个字,居然会有八元钱的收入,这可是她要卖上百个鸡蛋才有的收入呀!

她很欣慰,多年的投入,终于见着回头钱了!

于是,每当同龄的小伙伴来找谭震去玩耍时,母亲就会说“快点回来哈,不要耽误了读书赚钱!”

谭震很苦恼,母亲这是掉到钱眼里头了!写稿子赚钱,谭震真没想过,那种爬格子的辛苦,想想就觉得蛋疼。

现在可没有电脑,全是手写,写个几千字下来,手都感觉是麻木的,更不用说还要修改和誉写了。

有时候他特别佩服路老师,贾老师那些大作家,数百万字的书写,还要修改,真的不知道他们当初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可是为了满足母亲“读书赚钱”的虚荣心,谭震不得不咬着牙,开始文学创作的“艰难历程”。

这个时候的文学创作跟后世的网络小说完全是两码事,先就要词句优美,每一个用词,每一句话都要突现出文章的妙处,比后世的“歪歪小说”难写多了。

他在房间里面冥思苦想,在房间里面待了好几个小时,尿都憋出来了,才写了几百个字,还弄得头晕脑胀。

他摇着酸的脖颈,走出房间,刘英看到他这么用功,满脸的欣慰,还偷偷递给他一个刚从老母鸡屁股底下顺出来的鸡蛋,嘱咐他趁热吃。

谭震一摸,居然还是热乎乎的!

老辈人都迷信,他们一直认为新鲜的东西才是最营养的,而且最好是生吃,就像这个刚刚出炉的鸡蛋一样。

说真的,这种刚刚从老母鸡身上掏出来的蛋,确实很新鲜,就是太腥了,何况还要生吃。

可是母亲的好意是不能违背的,不然母亲可是会伤心的。

谭震也只好强掩笑脸,忍住那股难闻的腥味,硬着头皮把鸡蛋敲了一个洞,然后把里面的蛋液吸溜了干净。

也不知道怎么的,吃了刘英给的土鸡蛋,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起了张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他曾经看过这个电影,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里面有个情节让谭震很是触动,在电影中,魏敏芝老师为了追回辍学的张慧科,跟同学们商量搬砖凑路费把他找回来,为了筹集资金,他们甚至还去城里面乞讨要饭。

当有媒体了解到他们的故事,过来采访他们的时候,魏敏芝老师面对着电视镜头,流着泪说道“张慧科,你跑哪去啦?我找了你三天了,你都快要把我急死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呀!”

质地朴实的情感流露,催人深思,令人落泪,绝对是一部很有意义的教育作品。

在魏敏芝的身上,谭震看到了王成老师的身影,王成老师因为舍不得学校的孩子们,毅然放弃了回城任教的机会,他何尝不是另一个魏敏芝呀!

他有一股把它写下来的冲动,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农村落后的教育状况。

也许,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那个令人瞩目的希望工程会因此早点出来。

他把这个故事的生地改到了他所在的小岗村,故事的主人公也由“魏敏芝”换成了王成老师,为了更加契合故事情节,其中的一些细节他也作了部分的修改。

稿子写好后,他还是投给了沪市的《萌芽》杂志,至于稿子会不会采用,说实话,他心里也没底。

或许是受了这个影响吧,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灵感爆,接连写了好几篇短篇小说。

不过这短篇小说投到哪里,倒是让他犯了难,国内现在比较火的主要是那些诗歌,没办法,谁叫现在诗人多呢!

国内的杂志倒是不少,譬如《人民文艺》、《十月》、《收获》、《燕京文艺》等,不过这些知名杂志都是喜欢刊登中长篇小说,对他这种几千字的短篇小说兴趣不大。

而且这种大型刊物因为投稿的人比较多,对稿件的要求比较高,像谭震这种新手写的稿子,采用的几率真心不大。

他倒是想起沪市有一家杂志《故事会》,专门刊登微小说,说起来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小说杂志,小说题材也没有限制,或许寄给他们,采纳的可能性更高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