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节(第1页)

鱼儿反应最积极,很快就叫哥哥们抬着稻谷过来舂米了,大家一看,都赶紧回家搬稻谷来试一下新的舂米工具。

于是筒车便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了全村人的新宠。

木匠师傅忙活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做好了筒车,萧彧给他算工钱的时候,木匠师傅说:“萧郎君,你看这样行不行,你这边工钱我就不收了。你这个图纸送我吧,我拿到别处给人修筒车。”

萧彧一听喜出望外:“可以啊。这筒车也不是我发明的,只是现在会做的人几乎没有,你是独一个,你要是愿意,就多教几个徒弟,将这法子给推广开来,也算是我为崖州百姓尽一点绵薄之力。”

木匠师傅听了,连忙答应下来:“一定,一定,我一定多教几个徒弟,让崖州到处都能看到筒车。我还要跟人说,这是萧郎君造出来的筒车,让人们记住你的功德。”

“不、不,这真不是我造的筒车,不用替我宣传。”萧彧连忙摆手拒绝,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他可不敢居功。

不过不管萧彧同不同意,后来崖州甚至神州大地上,筒车都被叫成萧车,这都是后话了。

下过大雨,又冷却了几日,砖窑终于可以开窑了,不知道青砖烧制效果怎样,萧彧还挺期待的。

他挑了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开窑,师傅们都过来了,大家慎重又忐忑地打开窑门,入目便是一片红色,师傅惋惜道:“萧郎君,这颜色是不是不对?不是青色啊。”

萧彧走近来,依旧可以感受到里面散发出来的热气,余温还没散尽,外层的砖头并不是期待中的青砖,而是有点发紫的红砖,是没烧制成功,还是外围没泼到水,所以没产生变化?

萧彧说:“这是红砖,不是青砖,不过也不打紧,红砖也能用,只是不如青砖结实。今日就不起出来了,先开窑散热,小心烫到。”

既然砖头都烧好了,就该准备建新房了。新房怎么建,萧彧和裴凛之早就开始讨论了,是在这房子的基础上修个大院子,还是另起地盘重新修个院子?由于现在的房子位置比较靠前,再往前修就有点局促了,最后决定在这房子边上重新修个一进院落,以后再扩大规模,就在这院落前面再加一进,以此类推。

房子的结构也是萧彧和裴凛之一起商量定下的,中间主房三间,中间为客厅,左右为卧房,左右的房间还会从中隔开,保证足够的隐私,东西厢是客房,前厅为厨房和饭厅,修成一个四合院。

这样下来,萧彧烧的这一批青砖估计要全用光,没有多余的给吴兴义了。不过也不打紧,吴家原也没打算现在就盖房子,计划要到秋后了,可以另外烧给他。

萧彧还打算烧青砖卖,青砖烧制比石灰高复杂,但需求量更大,应该会受大户人家欢迎,到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萧彧向来就是想到什么就去做的人,青砖已经好了,门窗也早就准备好了,就该挖地基了。地基用石灰石做基石,用糯米灰浆做粘合剂。

地基快修好的时候,那边窑里的砖头就能起出来了,外层是红紫色的砖头,但里面就是乌青的青砖了,成色非常好,相当结实耐用。

红砖可以修在房子内层,因为内墙会粉刷,外层就用青砖,可以不粉刷。

青砖一车车被拉出来,再拉到萧彧家院子里,又引来了村民们的围观,萧郎君总是会带给大家无数新奇事物,不管是石灰、纸、筒车、夜间课堂,还是现在的青砖,都叫人们大开眼界。

以至于村里人的眼光被养得无比之高,以后见了什么事都特别镇定淡然,因为他们相信,除了萧郎君,不会再有人能做出让他们吃惊的事了。

修房子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萧彧每天除了上课,都是在工地上泡着,他是设计师嘛,泥瓦匠还得听他的指挥。

这天鱼儿突然跑来找萧彧:“郎君,你快来看看我们的蚕,它们全都往地上爬,怎么办呀。”

萧彧赶紧跑到蚕房一看,原本白白胖胖的大白蚕此刻已经变短变黄了,它们正努力地往竹匾外爬,萧彧一拍脑袋:“鱼儿,赶紧去抱稻草来,要干净点的。”

这段时间忙着盖房子,把这事给忘了,更专业一点的办法,应该是给编一些专门的工具,给蚕吐丝结茧。

“要稻草做什么?”

“蚕要结茧子了,得给它们准备茧山。”

在萧彧的指挥下,小姑娘们抱来了不少稻草,将下层的草絮都抓掉,留下干净的草芯,给蚕爬山结茧。一夜功夫,便有许多的蚕上了山,开始吐丝结茧。

小姑娘们养了一个多月的蚕,如今终于看到蚕吐丝了,觉得无比神奇,好有成就感啊。

孟家娘子养的蚕比他们家的晚上一天上山,她也依法炮制,准备了稻草给蚕结茧。

短短几天功夫,几乎所有的蚕都吐丝结茧了,有的蚕不走寻常路,甚至沿着墙壁爬到了房梁上结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萧彧看着稻草上挂满的白色小灯泡,就像他心上开满的花,今年冬天就能盖上又轻又暖的蚕丝被了。

不过到底是做蚕丝被还是缫丝织布呢?今年的蚕数量有限,即便是织布,恐怕也织不出几匹布来。而且光靠他们两家养蚕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动员起村里所有的人来养蚕。蚕丝织布,恐怕得等明年了。萧彧决定先解燃眉之急,做蚕丝被,有多的再缫丝织布。

当然,还是要研究一下怎么缫丝织布。萧彧曾经在视频中扫过两眼,缫丝好像就是水煮蚕茧,然后抽出丝来,几根丝合在一起,就成了丝线。

他试了好几次,不是抽得粗了,就是抽断了,试了好几个蚕茧,终于找到了窍门,要将蚕茧外层的乱丝去除掉,只留里面结实紧密的茧,从这里找出丝的头绪,有了头绪,抽丝剥茧就容易起来了。这是个特别需要耐性的活儿,萧彧研究出法子,便将这事扔给了小丫头们去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