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章 秘而不宣(第1页)

有的人大概生来就注定势不两立,比如澹台聿明和澹台境。

就本心而言,澹台聿明并没有多少争权夺势的心思,也不想与这个弟弟过多为难,但国事为重,他无法任由他不认同的政见落到实处,成为压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皇,荆州眼下,已是千疮百孔,方文卓罪大恶极,必当斩示众以平众怒,可方文卓在荆州任上已有六年,但凡是个官员,都会与他有所牵扯。”

“方文卓一倒,荆州其余官员势必惴惴不安,唯恐殃及池鱼,无心政事,如此一来,荆州本就混乱的局势只会更加动荡。”

彻查贪墨需要时间,整顿地方官员需要时间,肃清吏治也需要时间,可百姓们已经等不及了。

大旱七月,将荆州本就勉强维系的民生经济摧残殆尽,百姓们亟需一个稳定的时局,休养生息。

可声势浩大的调查和官员撤换,只会令荆州人心惶惶,官员们只想着如何疏通关系、撇清干系、保住官位,根本无心展生产,届时受苦受累的,仍然是普通百姓。

太子此话一出,立刻得到了吏部尚书蒋墨钧的赞同,他虽然急于撇清自己和方文卓的师生情谊,但也不想给吏部招惹麻烦。

官员和官员之间,本就扯着胳膊绊着腿,若真如三皇子澹台境所言,彻查山南两道,吏部还不知要间接得罪多少人。

另一方面,则是想借机对太子投诚示好。

六部之中,吏部是坚定的太子党。

澹台境不赞同地抿了抿嘴角,如刀锋般锐利的眸中寒光闪现“皇兄此言,恐怕有些妇人之仁吧,地方官员若因此担惊受怕、无心政事,只能说明他们能力不足,这样的官员,根本不配留在任上,就该集体撤换。”

“且不说山南两道所有官员大换血,需要多少官员填补空缺,即便有足够多的官员继任,可他们既不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又对当地民风民俗一无所知,仅是熟悉政务就要花费大量时间,要到何时,才能安置好江陵灾民?”

“肃清吏治乃长治久安之道,这话,可是皇兄你亲口所说,如今,可是要食言而肥?”

“事有轻重缓急,肃清吏治功在社稷,但这绝非一时一地之事,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基础的道理,三皇弟难道还不懂吗?”

“社稷不稳,民生何安?皇兄不必以圣人之言压我。”

……

两个人各执己见,针尖对麦芒,争的面红耳赤,本就存在感极低的五皇子澹台子修,下意识后退一步,唯恐被波及。

朝中众臣们,虽不掺和,但却在心中默默思量着,两位皇位决赛圈的皇子的政见主张。

一是要看是否与自己的主张相一致,二要看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仕途前程,三是要看哪位皇子获得的支持拥护更多。

一次又一次的朝堂争论、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博弈,同样也是他们招兵买马、壮大自身实力的过程。

纵然澹台聿明万分厌恶党争,但只要他在朝上提出与澹台境相左的观点,就立刻会被树立为太子党的旗帜,成为与澹台境相对立的阵营。

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永远都逃不脱。

……

听两个人吵了半晌,昭仁帝不觉有些疲倦,两个互相敌对的阵营绝无妥协让步的可能,这样的争吵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

太监孟祀礼察言观色,适时地甩了甩手中的拂尘,轻咳两声,打断了两个人的争吵。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