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草原深处上部四十七借粮(第1页)

草原深处《脑语者》上部四十七,借粮

今天他们计划一起回村里过八月十五的,是张跃麟.张国虎和张跃堂,刘振武.侯东明和李耀华,郝丽娟.赵美华和刘静芳。

中午饭以后,李耀华去刘静芳所在的诊所联系她的时候,刘静芳给他说,她们诊所到点才下班。让他们该怎么计划就怎么计划,不要等她。她们村周围那一带她认识的几个在县城里干各种各样活计的姑娘,已经提前和一辆黄面包出租车联系好了,到时候出租车会把她们一起送回到各自村里的。

李耀华与刘静芳多日不见,是非常想和她一起回村的,但是没办法,既然人家在这里走不开,那么只好按找她安排的来了。

到目前为止,李耀华和刘静芳的恋爱关系非常稳固,到现在双方之间包括他们的父母,都没有意见。从现在来看,他们随后订婚啊结婚,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方面,刘振武和侯东明他们两个人各自的对象与他们的关系,比李耀华和恋爱对象的关系,就差远了。那两对还是给人一种飘忽不定,不完全能够确定下来的感觉。

就在大家乱哄哄收拾东西,准备坐车回张家沟的时候,张跃麟也在办公室准备拿几样东西,立刻就要动身的时候,兰展武略有一点儿不好意思的低声对张跃麟说,妹妹和三弟兰展基也想坐着他们这辆车,回村过八月十五。

张跃麟又惊又喜,但是表面上还装着若无其事的说“二哥,怎么早没听你说啊。”

兰展武尽管年龄比张跃麟长,为人处事头脑各方面都没有一点问题,不过毕竟张跃麟是他的老板啊,何况从他的内心里来说,不得不承认,人家考虑问题和在处理一些事情上,远比他高明的多。再加上人家对他们家,还有对他们兄妹四人方方面面的照顾,让他在张跃麟面前,很自然的表现的完全是一个下级对上级的言行做派。

其实这以后张跃麟这边有点好吃的喝的,他多次冲动想直接给兰黛佳那边送过去,可是,唉……理智告诉他,他不能那样做,只好安排兰展基给他们兄妹俩,而不是给兰黛佳送去,他只能强忍着拐个弯儿去韩根大院那边,以看望那些学生娃来代替看望兰黛佳了。

包括今天中午,本来张跃麟想再拿一点吃吃喝喝的东西,去看看兰黛佳,毕竟是自己未来的媳妇儿嘛,但是,唉,同样不能啊!

几天前,包括今天中午他去看望那些学生娃,有多一半,甚至包括六弟和妹妹,都表示出了想回家过八月十五的意思。当然一者有的高年级的学生学校不给他们放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理智也告诉他们,不能这么任性;再者张跃麟也认为回去吃一顿饭,来回折腾耽误他们的学习,也不答应,不给他们提供方便。

而他的不答应,事实上也如同彻底断了这些孩子们回家的念头。要知道,韩根大院的房子是他给租的,做饭的表姐和韩根媳妇儿的工资是他给支付的。这还不说,包括吃吃喝喝,还有学校里大的开支,全部是由他给支付的!

张跃麟负责了学生娃们吃住学费的事情,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学生们,每人每月从家里拿一些粮油米面,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何况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负担。

不过张跃麟考虑了一下,干脆对他们说,他们随意从家里带一些粮油米面吃喝,只是吃个稀罕,随便带点,没有规定,没有标准。即便一点不拿也无所谓,所有粮油米面吃吃喝喝的东西,这边都由他包了。

张跃麟的这一番说法和做法,让来这边读书的那些学生娃和家长们,一个个都感激不尽。不过毕竟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不缺吃喝,虽然张跃麟那样说了,凡是来这边读书的这些孩子们,家长还是从家里给他们拿了各种各样的米面粮油。毕竟现在谁家也不缺这点吃喝。他们总认为不能那么得寸进尺。包括张跃麟的三个哥哥和嫂子都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没有包产到户之前,边塞县乡下的农民们,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家,每到新粮下来的一两个月前,差不多就没吃的了。这个时候家里没有吃的那些人家,就要选出他们家相对来说要有头有脸的某一个成员,端着笸箩或者簸箕,包括其他容器,露出讨好甚至低三下四的笑容,去那些他们自认为家里有吃的一些人家借粮。

这个时候村里但凡有余粮的人们,绝对不会拒绝来借粮的人。因为善良的人们在心理普遍达成了这么一个共识这个时候出来借粮的人家,不用说家里已经断顿了,那么从见死不救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也不会拒绝给别人借粮。

绝没有打借条这么一说,往出借粮的人,即使家里面有秤,也不会把往出借的粮用称称。当时十有八九的一种做法是,往出借粮的人,尽可能的把来借粮的人的容器给装满;来借粮的人,在人家给装粮的时候,多数的时候要说“差不多啦,够啦,能吃到新粮下来的时候了……”

彼此之间完全是凭着一种良心和感觉在借和借着。往往这种感觉还出奇的准确,秋天新粮下来给人家还粮的时候,借粮的人家也一定还会用之前的笸箩.簸箕等还粮。还粮的人心中有数,借粮的人家当初操作的具体人的双眼和感觉,也出奇的准确,感觉到还回来的粮和当初借出去的粮,数量是相等的。

当然借出去粮食的人心里也明白,这是因为人家把借回去的粮称过的原因,甚至还多给了一斤半斤。这么做借粮的人家才感觉到良心安宁,能够对得起给他们借粮的人,也起到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作用。

一般来说,这是一种“凭良心的做法”,绝不会有错。

当然极个别也会生借出去粮食的人家,明显的感觉到还回来的粮食不足,那么从此以后这个借与被借的关系就被打破了。借粮的人再也不可能第二次从这家人家借走粮食了。从此以后他家的名声在村里会很坏,就是向别人家借粮也很困难。这种情况比较稀少,但是偶尔也会生。

当然万幸的是,往往青黄不接最缺粮的这个季节,也是老天不让人们饿肚子的季节,正好是六七八月份的时候。稍稍勤快一点的人家,都在院子里的“花台”,或者房前房后,包括村周围靠近水渠的一些地方,弄一小块一小块“园子”,然后在园子里种西葫芦啊,面葫芦啊,土豆啊,豆角和白菜啊等等蔬菜。

六月份,西葫芦大量下来的时候,人们凉调着或者炒着吃西葫芦,而把借回来的糜米谷米,熬成“清瞪眼”的稀饭似乎还要当主食吃。

进入了七月份以后,不管家里有粮没粮,饿肚子的问题基本是解决了。这个时候面葫芦和下湿地里的土豆都能吃了。大人们整天忙大集体这样那样的事情,他们就安排家里大一点的孩子,隔三差五到他们的“园子”里,用指甲盖来验证那些面葫芦老了没有,或者看看哪些长势较好的土豆地里,苗蔓下面有没有被里面顶起的地方。

最终孩子们用指甲盖验证面葫芦“老了,能吃了”,或者泥土里的土豆“长大了”,亦或是什么也不是,只是家里断顿了,一个个并没有长大,也没长老的面葫芦被摘,和一颗颗又嫩又小的土豆被挖,随后水煮土豆,土豆拌炒面,土豆熬小米,或者面葫芦熬小米焖糜米……就变成了人们一顿顿香美无比的美餐。

包产到户一年以后,之前的借粮,和青黄不接的季节断顿的事情,在边塞县乡下就几乎绝迹了。

扯远了。

兰展基可能从内心里感觉他不应该说出这句话。但是他哪知道,张跃麟的心里为他这句话一阵窃喜。毕竟他和兰黛佳私下的一些活动,直到今天为止他认为还没有一个人感觉到。这种秘密只要能保守一天,张跃麟绝不会给人们泄露。因为在当时这是一种非常丢人现眼,甚至是一种龌龊和犯罪的事情。人家毕竟和他有好几岁的年龄差距,毕竟人家还是一个学生娃!

张跃麟说“想回就一起回吧,反正你也知道,咱们这辆车挤挤又不是坐不下。”

实际上此刻的张跃麟的心理上说二哥,我太谢谢你了,感谢你给你妹和我制造了一个又一次见面的机会!

兰展基担心张跃麟有什么想法,又讪讪的给他补充说“老三明年就要考大学了,学习紧张,他并没有要回家的意思。就是黛佳那个死丫头片子,磨人让你一点办法没有。真没办法,从小我们弟兄三个就把她宠得受不了,我爸我妈对她更是宠上了天。我现她现在越没样了!”

张跃麟说“今天不是正好星期天吗?况且她现在学习那么好,耽误一半天也问题不大吧?”

“就是因为今天是星期天,也就是因为仗着她现在在一二中整个她们全年级,她差不多是稳稳第一名的学生,好像仗着自己聪明,也不在乎耽误不耽误一半天的时间,唉……”

张跃麟心里高兴不已,但是他还是淡然的说“那还有什么说的,反正人家学习这么好,有人家给自己给自己放假的资本,那就让她回去吧。”

看到张跃麟似乎没有一点儿不高兴的神色,兰展武立刻变得欢快起来。

兰展武说,两三天之前,妹妹和他说,今天下午必须要回去。他估计他们下午两点多要从这边走,这个情况妹妹也知道,所以估计妹妹和老三马上也就到了。

张跃麟心里当然明白,兰展武也是非常喜欢妹妹和三弟,回家和他爸他妈过一个团圆节了。他当然也希望他大哥回去了,只不过是老大在那边,现在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一个上中层的负责人,好多事情需要他辅助着刘振武和王展望他们整体策划和安排,况且这以后他自己也越来越有了非常大的责任心,为此他自己没有主动要求回来而已。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