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章 提笔(第1页)

第二天早晨。

徐国庆揉着眼睛出门上茅厕,看见徐祯祯蹲在母羊跟前挤奶,就是一愣。

“爸,你起来了?”

“啊,起来了。”徐国庆愣愣回答,梦境跟现实差距太大,他一下子竟然无法回神。

看着挤奶手法熟练的大闺女,徐国庆总感觉哪里有点怪异。

等他从茅厕出来,徐祯祯已经把羊奶挤完了,正拿只小铁锅子盛了,在院子里的简易灶台上点火去煮开了。

“爸,一会儿给我奶端碗过去。”

“行。”徐国庆说。

脑子还是有点不清醒,今天他确实早起了,可能是昨晚一觉好梦他太过激动?

这天早饭桌上,徐家第一次喝上了羊奶,不多,匀了匀,每人小半碗。

还给徐爷爷徐奶奶留出来一碗,徐优优那份要从两老碗里匀。

羊奶,还是太少了。

徐祯祯端着碗,看着院子里拴在猪圈旁边的两只羊。

毛太长了,还是要赶紧剪一剪,她记得上辈子专门有人上门来收这个,现在?

现在估计还没开始。

算了,先攒起来等明年再说。

羊棚也要搭一个,不用太麻烦,起码要有个盖子,刮风下雨下雪不怕,对了,把柴棚子稍微修改一下,差不多也就能用了。

羊们不喜欢太过潮湿闷热的环境,地上还要时不时铺点干草麦秸啥的。

过些天再给母羊配个种,别看其貌不扬,这种小尾寒羊成活率高,出栏快,四个月就能出栏,六个月就算成年,七八个月就能配种下小羊羔子了。

一窝最少下两只,多的话,三四只也有,甚至更多……

“祯祯,傻乐啥呢?快吃饭,吃完饭上学去!”林满秀看了有一会儿了,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出声提醒一句。

“哦,好的,好的!”徐祯祯这才回神,赶紧埋头吃饭。

吃完饭,给两只羊喂了水和盐,吃了青草,徐祯祯这才把早起晨读的英语书和语文书塞进书包,想了想,把一本杂志也塞进去,这才骑车去了学校。

一路上,她完全忘记两只羊的事,只一心一意把今天早读的英语小课文和语文小古文再在脑子里默诵一遍。

学校生活除去王月香的部分,其实还算比较愉快。

今天已经是初一上学期,第三个星期,第一天了。

上周五英语单元小卷子下来了,徐祯祯得了满分,同样得满分的还有林茂桐,陈峰九十九,张素云九十。

王月香,咳,六十八。

栗老师一个一个念下来,徐祯祯想不知道也难。

数学不考试卷,王大海每一堂课都是考试。

语文继续讲课文,不过周一两节作文课,崔老师有时候布置作文,有时候则给大家留出自由阅读时间。

徐祯祯打算趁这个时间翻一翻新买的杂志。

她很幸运,匆忙之中买到的四本杂志都比较可心,一本严肃文学刊物,一本以心灵鸡汤着称的时尚杂志,两本偏文学性的青少年读物。

每本杂志,在抚摩过封面之后,她都会飞快地掀到征稿一页,这个时期的征稿信息一般都在第二、第三页,征稿信息里通常会简单提一提征稿要求,风格,字数,然后附上地址。

原本严肃文学刊物,她是不打算现在碰的,毕竟以徐祯祯现在的年龄和阅历,都不合适,哪怕成功入选了,事后也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不过早上醒来,徐祯祯又改变主意了。

她现在就想写这个。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正是内地新写实主义小说崭露头角的时候。

当然,“新写实主义”这个颇为学术性的名词还是徐祯祯后来考上大学才了解到的,了解之后她开始如饥似渴阅读相关小说。

其实这类小说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写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写小人物的平庸日常。

对此,徐祯祯倍感亲切。

相较于日后周旋于导演大佬之中的男性编剧作家,其实她更喜欢女作家细腻而感性的作品。

像《你是一条河》。

实际上,这部小说并不是她第一次接触,早在九零年代,在徐祯祯还不知道“新写实主义”为何物的时候,在她还是一个懵懂的即将踏入危险河流的女中学生的时候,在收音机里,她就已经听过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