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四章 柳真儿(第1页)

窦逐北笑了笑。

百姓们的应对,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诸位乡梓还请起来,大明回来了,诸位今后见官不跪,除非是判定了有罪之人,否则,只需要弯腰长拜就行!”

朱慈炯伸手扶起年纪最大的一个木匠。

而一众匠人也只得纷纷站了起来。

“诸位,本侯需要制作一些纺织机,不知道你们可能胜任?”

“小侯爷放心,纺织机最难的也就是飞轮窝圈而已,不算是什么艰难的活计!”

那个被窦逐北扶起来的老匠人,当即开口道。

“老人家,请问贵姓啊?”窦逐北对这个老人开口道。

“不敢,不敢!”

白胡子老匠人连连摆手“当不得贵,小老儿姓王,名唤王胜银,是这安定城王家庄的人。”

“不知道我这图纸,王老可能制造出来?”

窦逐北伸手入怀,将一张图纸交给了王胜银。

这是一份纺车图纸,其中改动最大的就是“竖置纱锭”。

虽然说飞梭和竖置纱锭的珍妮纺纱机,才是纺织行业提升效率的利器,但是——

实际上飞梭在华夏纺织机中使用的很早。

西方织布机素来两人配合,而华夏都是家庭作坊,受人力限制很大,是以,飞梭很早就面世了。

纺织机使用飞梭,在华夏并无准确的时间。

但是,最低在北宋时期,飞梭就已经大量使用了。

宋苏轼的《百步洪》诗之二,就有“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明朝开国功臣刘基的《节妇吟》,也有“人间日月如飞梭,地下相从应始多。”

在明朝时候,素来禁止皇家航海贸易,却不禁绝士绅、民间航海贸易,是以大明产出的棉布,压制的西洋棉布毫无立足之地。

而清廷实行残酷的“禁海令”“迁海令”之后,不到八十年时间(1656*1733年),西洋人就开始改进棉纺工艺了。

而棉纺工业的暴利,却又导致了一工的出现……

“将纱锭竖置?”王胜银瞪大了眼睛。

素来这纺纱机,纱锭都是平着与地面平直摆放的。

“窦神仙,你这……”

王胜银蠕动几下嘴唇“可是画错了?”

窦逐北轻笑一声“却说你能否制作出来?”

王胜银点头“倒是没啥难度,只不过这竖着放纱锭,会不会纱线互相纠缠啊?”

“你管照做就是,若是做的好了,本侯重重有赏!”

窦逐北摆摆手,他自然知道这珍妮纺纱机的好处。

可以这么说,这玩意只要是鼓捣出来了,垄断整个纺纱行业,不成问题的!

要知道,只要动力跟得上,珍妮纺纱机带动一百个纱锭不成问题。

而黄道婆改进的纺纱机,因为横置纱锭的原因,是以通常也就三个、五个纱锭罢了!

同样的工人,这玩意可是数十倍的效率啊!

如此一来,只要能够保证纺纱机的秘密,垄断棉纱行业,可不算什么难度的事情。

见到窦逐北说的斩钉截铁,王胜银只得压下内心的疑惑,点头应下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