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23 有些事做过了才知道怕(第1页)

罗格十四岁这年,冥州又打仗了。

或许是因为燕云王朝那边齐国跑到北边青州跟蛮子打了一场,又抢了不少好马回去扩军,给了不少想作乱的人一点刺激。

齐国尚未作乱攻打燕云,冥州境内就又有三个国公联合起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誓要将引起天地异象、挑起战乱的罗家铲除,还永夜帝国一个朗朗乾坤。一时间响应勤王的地方乡绅竟有数百家之多。

夜王收到消息后不屑一笑,说这永夜帝国之内王公贵胄与世家大族尾大不掉,总想着从朕这里抢走一国之地,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立那国中之国,简直可笑。正好而今这群跳梁小丑拿出此等可笑的理由,敢举兵造反,朕便一次将这些帝国蛀虫全部收拾干净。夜王倒是没有担心这些反贼想将永夜帝国倾覆,在他看来这些反贼的胆子最多也就是学着燕云王朝那边做个分封王。

于是,大将军罗睺领三十万大军北上平叛。夜王顺便也给自己的外甥罗格封了个从四品的奋武将军,领军三万,去平定南方某郡的小规模叛乱。这件事自然是遭到朝中群臣反对的,毕竟南北两路大军都由罗家父子领军,这“不合规矩”。

夜王一心想着提携自己妹妹的儿子,打算再一意孤行一次,却不料罗格在朝堂上提出自己只需一万大军,这样就“合规矩”了。

夜王担心外甥出事,朝中有意打压罗睺的臣子却是抓住机会称罗格虎父无犬子云云,帝国应当给小将星一个表现的机会。几番拉扯之下夜王迫于无奈只好应允了罗格的请求。

临行前夜兰匆匆忙忙赶进宫里找夜王求情换将,夜王自是没法答应临阵换将这种事情,只能偷偷派出一支密位混入军中跟随出征,以暗中保护外甥不出事。

夜兰回到家中后,罗格跟夜兰说也不用等自己十五岁,如今出征也不知何时能还,干脆等自己出征后就派人送玉英回老家。交代完后罗格就拿起定制打造了一年之久的步槊大风情大步出门前往军营。

出门时也没忘高呼一声“风萧萧兮冥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皮一下,夜兰听到气得直流眼泪。

第二天,大军出征后,玉英收拾屋子时在罗格的枕头下现了一张纸,纸上写着刘邦的那《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玉英看着这短歌沉默良久,想到了那杆名为大风情的乌金步槊,想到了少爷劝她回老家的场景,也想到了少爷写烟柳曲被老爷责骂时说的那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望着大军出征的方向,看着少爷慢慢长大的玉英,心中那回到老家以让少爷断绝念想的几分心思渐渐散去,她想要一直守在这个常常在一个人时呆失神,满脸落寞的古怪少爷身边。

少爷的字那么丑,我走了以后谁给他记写那些诗文呢?

罗格带着一万大军出城后没有急着往南行军,而是就近剿了几波山匪,收了山匪的兵刃衣物。

到了南方后,罗格没有去管那些散布在四处引起小骚乱的乡绅,而是直接带军将叛军占领当做大本营的某座县城给围了。

罗格自然不认为一万人就能打下一座县城。罗格的围城可以说只是做个样子,另有其他目的。

县城北面有条大河,罗格没去管,在另外三面隔着城墙两里左右扎营——这个距离在床弩的最大射程之外,不可谓不怂。

扎营后罗格每天白日都是例行去城门下叫阵,叫得不凶,骂人也是骂得文绉绉的,引得城内叛军一顿笑话,罗格也不恼,就在城门口慢慢等着,等到午后太阳快下山了就回营。这样持续了约有半个月后,城内叛军觉得事情不太对劲,就派了一营步卒和一营骑兵出城门试探。

罗格与那带兵出城的武将过了十余招后便佯装不敌,叛军武将遂下令冲锋,罗格带领的步卒与骑兵刚接触就乱了阵型,罗格没有任何侥幸心理,直接下令撤退。叛军武将担心有诈,没有去追。

第二天罗格又带了人来叫阵,依旧骂得不痛不痒斯斯文文。城内叛军知道罗格文曲星转世的美名,想起昨日罗格不堪的表现,把罗格当成了一个儒将,一个用兵水平究竟如何还有待继续试探的儒将。至于罗格那些军营中与人比武,带人剿匪的传闻,只当是罗睺在为儿子造势。于是,有对自己武力很是自信的武将带兵出了城门,欲要在将斗回合将罗格斩于马下。

这次罗格跟这个叛军武力值最高的武将只过了五招就佯装不敌后撤,叛军武将感到可惜,没能抓住机会斩下罗格的项上人头。但还是按照传统下令冲锋了一次,罗格撤退的命令依然下的很快,叛军也依然没追。

第三天下起了雨,罗格没来,叫一轻骑跑到城门下用弩箭送了一封书信。叛军打开信,里面写满了骂人的话,骂得很难听,将叛军的祖宗问候了个遍。有武将暴怒,欲带人出城灭了这个中看不中用的儒将,其他武将将他拦了下来。

第四天依旧下雨,罗格依旧送来书信,信上依旧骂得很难听,叛军依旧没有出城。

过了两日,附近作乱乡绅负责的粮草辎重补给沿着水路偷偷送来了,但数量相对往常少了一些。运送的人说是有乡绅被山匪给劫了。叛军没太在意,暴乱是他们弄出来的,有人被逼急了很正常,等处理完罗格这边了再去管山匪。

又过了两日,雨终于停了。罗格再次带人叫阵,骂得很是斯文。憋了一肚子气的几个武将带着城内全部骑兵出城,誓要将罗格挫骨扬灰,这一次,大部分叛军将领都觉得罗格是个又怂又没本事的花架子,没有阻拦。

罗格见状,直接跳过接战环节,带着两千步卒直接撤退。

有几个武将上头,带了两营骑兵追进城外一里的林中。罗格调转马头,带着逃进林中的一千多步卒与林中的伏兵一起吃下了这两营骑兵。

第二天起,城中叛军不再追击。罗格也不再接战,甚至直接把军阵拉到了城外四百米处,只要城门一开,立马就撤。

城内的叛军觉得罗格不会蠢到在他们中过一次计后,还觉得能拿同样的办法对付他们,察觉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于是叛军派人去联络组织了周边的散乱叛军,欲来一次里外合围。

探子传回散乱叛军有联合起来的迹象,罗格放出十余只信鸽,下令三军集结一处,严阵以待。

信鸽飞到附近的驿站后,提前准备好的传信兵立马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到了该去的地方。

半个月后,抱着战决的想法,所有叛军轻装简行将罗格的一万大军包围。两军交接后,叛军领立马就察觉到了罗格之前一直在佯败。不仅是罗格的个人武力,还有罗格麾下步卒的战力。

第一天与罗格过了十余招便就胜了罗格的武将,这次连三招都没坚持住就被罗格的步槊捅穿了胸膛。直到这时叛军才意识到这个小将星个人武力的传言都是真的。

叛军的武将和兵卒,要么是匪盗出身,要么就是抓来的壮丁,几乎没有正规军,也没有什么人真正见识过号称九州第一步卒的永夜帝国正规军究竟有多厉害。也许是比较知情的世家领太过贪心太过膨胀,也许是罗格这段时间来故意表现得比较窝囊,使得叛军误以为此次来的是些杂牌军。总之这次叛军的主动出击是冲动了的,甚至连冲阵破阵的大型军械都没带多少。

一万永夜帝国正规军的步卒方阵,两万叛军冲了半天,怎么也没法将阵型冲乱,更别提冲散。

折损了约有四成人马后,不甘心的叛军领愤愤下令撤军。

当夜,为了保证附近乡绅负责的粮草辎重补给的安全,叛军领不得不分出五千人马通过水路离城。

叛军领想的很简单,虽然叛军大败,但凭借目前的城内人马,罗格的那剩下的几千人也不可能攻破县城,只要在城内拖着,等到北边僵持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有别的还在观望的世家乡绅响应“勤王”。

可惜南方没有王公贵胄,叛乱蔓延度太慢了。叛军领心想。

接下来的几天里,罗格没有再叫阵,只是让将士们在营内安心休养,等待战机。

时间缓缓过去了三个月,三个月内,山匪杀光了作乱的乡绅,粮草部分被劫走,部分被分给了百姓以作动员,辎重则是能带走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全烧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