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 得良籍欲计卖酒(第1页)

第一波购物高潮结束,很多摊位旁的人都已经散了,唯有酒铺还是高朋满座,不缺客人。

时间也来到了中午。

是吃午餐的时间了。

也就是“大食”。

但是晌午的忙碌总会是要长久一些的,所以大食的时间,就被推到太阳抵达正中的时候,钟表指向中心的时候,也就是12点前后这个时间段。

还是有些摊贩“卷”起来了,从早上卖到晚上,硬是一刻不停过,只是喝一口水,就继续吆喝叫卖着自家的物品。

而身为“顾客”的赶集人,自然不可能如此拼命的购买。只是这购买潮流与热情,稍微将大食的时间向后推移了很多。

县城还是有些规模的。

冬日肆虐的寒风,因为人类聚集的原因,都有些消停下来了。

人气、雾气、食物的香气都出现了,从不远处的街口那儿飘过来。

那儿正是贩卖屠苏酒的前段街口,是整个县城最繁华的地方。

路面上摆放着一座座略显破旧的桌子。

朴素的露天店铺,老旧的炉子灶台,它们的构造类似,但挂出牌子上的字却又不同。

有粥铺、胡麻饼、煎白肠、蒸肉、杂碎,其中胡麻饼卖的最好,其次是粥铺,蒸肉买的人就少了很多。

胡麻饼则是用炉子烤出来的,再撒上些芝麻,自然做的十分香脆可口。

何荣光还对苏宁讲述道:“胡麻饼,风靡京都、京城,甚至可以在大庆的很多地方看到它。”

“对于大部分贬谪的官员、流放的士大夫、漂泊的外乡人而言,热气腾腾、满口流油的胡麻饼就是京都的味道,就是日思夜想的家乡味道。”

“至于粥!则有栗粥、乳粥、甚至是糖粥,但是后两者大多人都吃不起,所以这种栗米粥就是主流。”

“若是再配上胡麻饼,别提有多香了!”

“苏兄正巧来见识一番吧。”何荣光朝着苏宁呼喊道。

苏宁跟着何荣光走去,没几步路,就到了胡麻饼摊子旁边。

这时候,天气还是十分清冷的。

而胡麻饼摊位上却是热气腾腾,人声鼎沸的。

那摊主将看起来已经酵的面团,托在手上。稍微一转,用另一只手捏出数个面团。

放在油案板上,来回搓、擀,直至成为一个约18厘米长宽的大饼,撒上芝麻、葱花,放入火炉中烤制。

那店家也不闲着,直接将五斗面粉混入热水中,直接当场进行和面,当着众人的面儿,开始制作起胡麻饼。

待到胡麻饼做好,买上三两个,便同何荣光转头去往不远处的粥铺。

买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栗米粥,就着胡麻饼,三下五除二的,也算的上是极为美味的一餐了。

虽然味道方面,远远不及苏宁的美味食物。但这种利用食材本身、利用细微之间的搭配,激食材自带的香味,却也是十分的不错。

两种不同的食物合二为一的过程,所有食材共同出现的同时享用,每一种东西都沾染了别的东西的味道,是彻彻底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譬如胡麻饼和栗米粥,不仅仅是面粉与栗米的碰撞,更多的芝麻、葱的浓烈香味与寡淡汤水的清新的结合;更是重口味油炸、火烤与煮物的结合。

倘若这样说的话,那泡面汤泡馍,在这儿应该也能称得上极品珍馐了吧。

县城虽然是有些规模,但却远远不及州城。光从吃食上就能看出,听何荣光说,州城还有羊肉泡馍、葫芦鸡、葫芦头泡馍,各种点心、饭菜,是小县城所没有的。

但就算这样,对于村落中的人来说,这样的县城一年又能来上几趟呢?

守着地靠天吃饭、守着地辛勤劳作,就是他们朴实无华的一生,延续着一代又一代。

话说回来,村中人都说是想要快些回去。但是吃完午饭,已经午时向后了,这时候回去太过仓促。

坚持再回去可能也赶不上天亮。

还不如去沽些酒喝。

在这儿休息一晚,等第二天结束,到时再回去。

不然现在回去,恐怕路程才有一半,天就要黑下来,熬着寒风趁着黑夜归来,那也是不太吉利的。

而且下午大家还是有一些事情的。

特别是苏宁,需要忙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