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9頁(第1页)

除夕這天,邱鶴年把王鐵匠的牌位擺了出來,用瓜子、糖塊、豬蹄給供上了。

清言隨他一起給老頭上了香,磕了頭。

除夕晚上,夫夫兩做了一桌子菜,還找出來一壇酒來。

清言把酒溫了,和邱鶴年碰了碰杯。

邱鶴年坐在桌子對面看著他,說:「清言,過年好。」

清言笑著回道:「鶴年,過年好。」

煮餃子的時候,外面爆竹聲響成了一片。

他們也去院子裡放了幾個煙花。

清言仰著頭看著被煙花不時照亮的夜空,心裡想,這個年對自己的意義不一般,這不僅是他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春節,也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有人跟他一起過年。

他也是有家、有家人的人了。

第21章上門鬧事

按傳統,大年初一都在自家過,不串親戚,家裡人口多的會在一起玩玩牌,或者喝酒吹牛。

清言和邱鶴年就兩個人,打不了牌,酒也喝的不多,早飯吃完了,邱鶴年就把做木匠活的工具都拿出來,準備給清言再打一口箱子。

清言一看就來了興致,前兩年流行過一陣做木工活,網上不少做直播手工木工的都挺火,他就跟風買過一整套工具,自己在家裡倒騰,熱情雖然沒持續多久,但也算有點研究,能給邱鶴年打打下手。

看到有用剩的小塊木料,他覺得不能浪費,就拿過來打磨了大大小小几個陀螺,用給箱子刷的鐵紅色油漆,給陀螺上了底色,又用黑色細細描了花紋,再用寫春聯剩的金粉描邊。

做完了,放窗台晾著,出乎意料的好看。

邱鶴年也走到窗邊看了看,誇了一句:「不錯。」

清言得意地沖他笑,嘴唇軟軟的飽滿的,露出的牙齒白白的。

箱子不難做,一個白天就完了工,放到外屋去晾著。

晚飯清言挑了條大魚燉了,把兔子肉也燉了,野兔肉沒多少油水,他還往裡放了點豬肥肉中和,還切了個土豆進去,燉得軟爛到入口即化。

肉吃多了容易膩,清言素炒了一盤自己發的綠豆芽。

兩口子吃飯時不大說話,自己覺得哪個好吃,就把菜盤子往對方那裡推一推,或者乾脆直接夾過去一筷子。

吃過了,邱鶴年沒讓清言動手,自己去收拾了碗筷和鍋灶。

清言沒事做,就大大方方去了隔壁屋,磨墨汁開始練字。

他和邱鶴年還是保持心照不宣的狀態,對方寫一張範例字帖出來,會默默放在桌面上,清言臨摹數次後,會把自己寫得最滿意的那張也留在桌面上,等第二天他再去看,他寫的那幅字上就有的點評和修正了,這時候他就按修正的點重寫幾遍。

這麼幾次下來,清言發現,比他自己瞎練見效可快多了。

而且邱鶴年在選字上是明顯經過考量的,最開始精而不多,字體結構都比較對稱,是字形容易掌握的類型,在清言臨摹到基本沒問題以後,下一張字帖就會在筆畫上稍微提升一些難度。

儘管把字完全練好還需要時間,但清言心裡不再因為這事發慌了,踏實了。

初二這天,門口路上開始不時有人經過了,這是各家小媳婦帶著相公和孩子一起回娘家呢。

蘭姐和蘭姐夫也回來了,李嬸家一整天都熱熱鬧鬧的。

上午,王三麼和秋娘帶著念生,提著大包小包的禮過來拜年了。

王三麼父母早不在了,秋娘父母也沒得早,往年初二他們都是來王鐵匠這拜年,老頭沒了以後,這習慣也在。

邱鶴年比三麼大兩歲,三麼和秋娘叫他二哥,也算是半個長輩,再說還有念生這個小輩在,按禮數來說也是合情合理的。

其實按理說,還有個王合麼排在前面,但三麼家和他家早就鬧翻了,好幾年不相往來,更別提拜年了。

這會兒,清言和秋娘坐在一塊兒,念生嘴裡含著糖,乖乖地坐在他父親和大爺身邊聽他們嘮嗑。

秋娘一邊嗑瓜子一邊道:「大哥這次年前沒來找二哥要錢,還真是頭一遭,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清言不知道還有這茬,「以前他每年過年都來要嗎?」

秋娘點頭,「可不每年都來嘛,二哥多少都給點,拿走了一聲謝都沒有,跟欠他的似的,」她「嘖」了一聲,「今年不知道為什麼例外,不過不來是好事,說不定是因為二哥成親了,他抹不開臉兒,知道不好意思了。」

王合麼這人不扛念叨,秋娘這話說完沒半天,下午太陽將將落山的時候,他就上門了。

破天荒的,他這次不是空手來的,竟還提了一罐子在劉發的豆腐坊那打的豆漿。

雖說這禮實在不像樣,但已經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了。

邱鶴年神色不太好看地囑咐清言不要出屋,自己出了屋門去院子裡和王合麼說話。

清言在門縫裡隱隱約約能看見王合麼的樣子,那是個穿著灰色長衫,戴頂黑色氈帽的中年人,個子挺高,也不胖,臉色也白,但身長腿短,肩背臃腫,還有點駝背。

因為他們站的位置離屋門有點遠,清言沒聽清他們剛開始都說了什麼,直到過了一陣,那個王三麼突然臉色一變,大聲罵道:「你別忘了你姓邱,不姓王,鐵匠鋪子給了你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別以為你把老頭子哄明白了就萬事大吉了,我跟你說,姓邱的,這事兒沒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