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8页(第1页)

王夫人客气至极,&ldo;我们老爷想着,元春能在皇后娘娘身边长些见识就最好了。&rdo;抛开同乡,甄应嘉还是北静王的门生,这个关系也的确能让她试探着提些要求,成不成当然另说。史令仪直截了当道:&ldo;这要看你们元春的造化了。&rdo;王夫人也有眼色,见状忙道:&ldo;只想请您帮着看看皇后娘娘身边都是何等女官。&rdo;皇后身边的确不要出身高贵的女官,因为女史除了到了年纪放出宫,便是让圣上以及皇子们收用,鲜少有人做得成正室,除非立有大功劳。只是,就算摸不到圣上的边儿,也可以伺候太子啊,这就是甄家夫妇俩的打算……作者有话要说:甄元春和宝钗都会进宫,所以她俩免不了也得比一比,不过保证她俩不会是一个丈夫。---------------------截止至四十一回的人物名单:荣府:贾赦与水凝夫妇共有一子一女,长子贾琏,长女贾瑛(迎春)。贾政与王咨夫妇共有二子一女,长子贾珠,长女贾瑗(元春),次子宝玉。贾代善庶弟的女儿,嫁给了薛家二公子(也就是宝钗的二叔),育有一子一女,即薛蝌和薛宝琴。因为薛二公子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中了进士,做了官,所以宝钗因此做了女史,而非以宫女身份进宫。宁府:贾敷柳氏夫妇,一子,贾珞。贾敬张氏夫妇,一子,贾珍。甄家:甄应嘉与王夫人夫妇,一子一女,长女甄元春,长子甄宝玉,另有庶出儿女,甄探春与甄环。其余人物都与原著相同或近似,就不一一列出了。☆、想攀高枝儿,也是人之常情。张家若非因为恭王,也就是先帝的十皇子,无论如何不会有今时今日的风光,虽然因为&ldo;太出头&rdo;,而让圣上削过几回,可比起送女进宫之前的情形,还是发达太多了:当年张家可是连刺史都没出过一个,而恭王生母进宫得宠并生育,如今恭王的娘舅可是正经的堂官了。再说就算一时艰难些又如何,只要恭王不倒,张家便无人敢轻侮,也总有爬得再高些的那天。有这样的人家做实例,不怪京里那些四五品官员连同他们的妻女动了心思‐‐到了三品就是堂上官,而从四品到三品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道天堑,终其一生都迈不过去。不过他们还可以照搬张家的青云路……大约从甄应嘉三年之前,中了进士,却没考中庶吉士,只得外任知县时始就开始仔细谋划了:正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内阁,甄应嘉深知只靠自己拼搏八成前程有限,必须借股东风才能&ldo;豁然开朗&rdo;不是?依史令仪的眼光看来,甄应嘉夫妇灌注在女儿元春身上的心血一目了然。纵是京里堂官们的女儿也未必比得过甄元春的气度和谈吐,又容色娇美,身段窈窕,既然非要进宫搏一场富贵……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不是我的亲孙女亲外孙女,真犯不着拦着。史令仪痛快地点了头,&ldo;我尽力而为,万一不成你们也别怨我。&rdo;甄元春约莫十二三了,明年参选正合适。王夫人连忙起身,满面笑容,&ldo;婶子这样说,可是折煞我了。&rdo;贾史王薛四家的老太爷当年曾以兄弟相称,王夫人称呼一声&ldo;婶子&rdo;倒也妥当。得偿所愿如此顺利,王夫人神清气爽,又客套了一阵发觉史令仪微露倦意,便主动告辞,离了荣府花园里最气派也最精致的凉亭。在长廊另一端闲坐的王夫人长姐,薛姨妈等来了妹妹满面春风地坐回她身边,左右没外人,便轻声问道:&ldo;应了?&rdo;王夫人应道:&ldo;可不准了。&rdo;又由衷道,&ldo;那位看着对谁都不冷不热,倒是个好说话的慈善人。&rdo;说着,又附耳在亲姐姐耳边,&ldo;求了这么多人,也只有这位给了准信儿。&rdo;其实王夫人还曾走过丈夫甄应嘉座师北静王的门路,北静王这边大门是进去了,可北静王妃就是慈眉善目,无论怎么许诺奉承,人家依旧八风不动。至于其余进宫还能说得上话的诰命,就不是王夫人能结交得到了。薛姨妈恭喜了妹妹两句,心里却在琢磨宝钗的前程:她忖度过丈夫的心意,大约也是想让女儿进宫,就算伺候不了贵人,也能跟贵人攀攀交情,女儿若是当了女史就是正经有了官身,出宫求配也容易得多,将来也好提携她兄弟。宝钗比元春还小上两岁,本来明年也可候选女官,只是同年参选,像是自家跟妹妹打擂台似的,等上三年也使得。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