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9章 相看之路下(第1页)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王若弗一直操心如兰的婚事,可准备相看的两位公子,一个品行堪忧,一个心悦别人,还都很快地成了亲。倒是一直没有什么准备的长枫,突然和柳氏嫡女柳盈盈定下了亲事。

柳盈盈的父亲柳大人,是盛紘的同僚。不同于缺乏根基的盛家,柳家代代簪缨,族中无数子弟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如此世家大族,怎么可能把嫡女许配给不算有出息的庶子长枫?

原来,柳家一开始没打算和盛家结亲,给柳盈盈定的夫婿,是蒋阁老的嫡孙。可蒋阁老突然过世,蒋公子又是个不争气的,在孝期就与侍女私通,生下一子。柳家持家甚严,看不惯这样的事情。再说蒋公子不知廉耻,蒋家也能允许?怕不是家风就有问题。柳家本想退了这门亲事,可两家世代交好,做不成亲家,也不好成仇人。

盛紘爱惜脸面,外人一直觉得盛家家风良好。柳大人作为盛紘的至交好友,私下说了自家的事情,同时流露出结亲之意。于是盛老太太亲自上门给长枫提亲,对外说是喜欢柳盈盈的品格,给足了柳家面子。如此,长枫算是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凡事有得必有失,柳盈盈家世好能力强,可偏偏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一一长相平平。

说真,用长相平平形容柳盈盈,都算客气了。

像王若弗这种一向不待见长枫的,看到柳盈盈的第一眼,都替长枫不值,悄悄和刘妈妈抱怨:“枫哥儿这媳妇长得……枫哥儿有苦头吃了!”长枫本人更是快要哭晕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比柳盈盈还要不好看的姑娘!

当然,盛紘本人的关注点从来就不在柳盈盈的外貌上,因此非常满意这门亲事。

长枫的婚事,倒是给了盛紘新的思路一-如兰的亲事,也可以从同僚之子中考虑。

不少同僚出身文官家族,他们的儿子人品才学都不错。要是把如兰嫁给文官之子,别人不好说他卖女求荣,四个女儿统统高攀公侯伯府。何况东昌侯府秦思远染上花柳之病的事情在先,王若弗不好说他偏心,非要拦着如兰高嫁。

盛紘留心了一段时间,还真现一个合适的人选。

盛紘看中的人,正是同僚薛大人家的次子薛景越。他兴冲冲找王若弗商量的时候,王若弗突然来了一句:“官人,你确定那位公子没有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几日,王若弗听说秦思远的身子出了问题,连刚刚嫁过去的康元儿也病了起来,病症还挺类似的。这对新婚夫妇没有相互扶持,相反,康元儿一天到晚都在闹,整个东昌侯府鸡犬不宁。奇怪的是,东昌侯夫人和秦思远,都不敢动真格的去管康元儿。

王若弗本想问问王若与是什么情况,可王若与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如此,更是坐实了秦思远有花柳之病一事。

如兰恰到好处告诉了王若弗,秦思远染病之事,是梁晗墨兰夫妇告诉她的。

王若弗知道了,那叫一个感动,亲自去永昌伯爵府看望养胎的墨兰。吴大娘子见王若弗待墨兰很是亲厚,完全不是演出来的和谐,对墨兰的好感又上了一层。曾经那些嫡母庶女不睦的消息,或许都是外面的谣言。

盛紘咳咳了两声:“夫人,你什么意思……”王若弗自知失言,不好意思笑了两下:“官人,我也是一时着急,怕咱们如儿吃亏!你看我姐姐家的元儿嫁了秦公子,现在闹成什么样子?’

“康家什么样子,你比我更有数。要不是秦公子有病,怎么可能娶康元儿?”宫变之后,盛紘对王若弗多了不少耐性,此刻还是和声细语,跟王若弗解释,“我仔细考虑过了,薛大人品格高尚,他的儿子不可能是秦公子那种人。柏哥儿和他熟,你信不过我,就去问问柏哥儿,他总不会骗你吧!”

盛紘都搬出长柏了,王若弗无法反驳,只好点了点头:“行吧。”

“夫人,这位薛大人和我共事多年,人品我一百个放心!他待人宽厚,早年被同僚恶意中伤,可对方落难的时候,不但没踩上一脚,还伸出了援手。对外人都能以德报怨,哪有为难自家人的道理?”盛紘趁热打铁,继续讲薛家的好处,“再说了,他家只有两个嫡子,没有庶子庶女,想必夫妻恩爱。薛公子随父亲的话,肯定不会是个宠妾灭妻的,必定事事考虑咱们如儿。”

盛紘一提宠妾灭妻这几个字,王若弗本能想起了林噙霜,心中不悦。

可听盛紘这么一说,薛家和薛景越本人似乎都是很不错的。王若弗脸上的表情渐渐舒展:“行吧,官人,就依你的意思。找个机会,带如儿看看。”

“哎,夫人,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盛紘殷勤地给王若弗捏了捏肩,“薛公子是个好的,我保证你和如儿都满意!”

如兰对薛家和薛景越本人没有什么印象,不过只是看看,哪有推脱的道理。何况长柏做了保证,薛景越人品很好,绝对不可能是秦思远那种人。如兰见了薛景越,不由得呆住了。

薛景越长得很好看,不比齐衡差劲。假如他也有一个国公父亲和一个郡主母亲,估计也会名动一时。甚至他还多了一身长柏一般的浩然正气,比寻常少年郎多了几分可敬。

知人知面不知心,秦思远的事情在先,如兰不敢大意。看起来是个老实人,结果都染上了花柳之病;那这个看起来光明磊落的少年郎,又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薛景越含着笑意,看向如兰:“如兰妹妹,我常听则诚提起过你。”

“我这五妹妹,看起来天真烂漫,其实很有主意,聪明着呢。”长柏在薛景越面前把如兰好一个夸,看来有心撮合她跟薛景越。

“你很少这么夸别人,可见你这个五妹妹,的确不一般了。”薛景越笑道。

长柏的眼中含着点点的骄傲:“时间越久,越能现她的好。”

薛景越突然问如兰:“如兰妹妹喜欢读书?”

“啊……我……跟着庄学究学习的时候,读过一些书。不过时间久了,我记不得多少了……”如兰有些不好意思。

这样的回答,进可攻退可守。说不喜欢读书,自然是有辱书香门第,丢盛家的脸;可若是直接回答喜欢,万一薛景越就着哪本书深问下去,甚至要和她讨论某个细节,露馅了怎么办?

薛景越不在意如兰这个投机取巧的回答,只是宽和地笑了笑:“如兰妹妹,读书最重要的是明理。道理懂了,记不记得原文,也不重要了。自古以来,成就一番大事的人,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更不用说民间有很多人,大字不识,却也人品贵重,活得通透。”这是何等的胸怀!

如兰忍不住感慨:“薛公子好见识。”

“不敢当。读书只为做官,功名利禄,未免有些狭隘了。”薛景越淡淡道。

如兰又和薛景越说了约摸一刻钟的话,越欣赏薛景越的为人。

人品好的男人不一定是一个好夫婿,说不好谁也不爱,也说不好心底有个白月光一般的意中人。可再怎么说,这样的男人也会给足了大娘子应有的体面和尊重,更不会去作践。反观人品不好的男人,做事情那叫一个没有底线,比如康姨夫,再比如孙秀才。

两心相许,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恍恍惚惚之间,如兰突然觉得,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没有什么不好。比起很多人,她已经足够幸运了。

就在如兰试图说服自己接受一切的时候,薛家出了天大的事。

薛景越的嫡出兄长,前几年娶妻李氏。就在最近,李氏留下遗书一封,在薛家的大门外自尽。一封遗书,道尽了一位女子短暂而悲苦的一生。李氏父亲官职不高,母亲早年病逝,从小过得就不容易。后来嫁入薛家,和薛家大公子也算是夫妻恩爱,生下一个女儿,生活有了希望。可偏偏没有遇到一个好婆母,她的婆母比起华兰婆母、孙秀才婆母,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氏担心祸及家人,一直忍气吞声,最后连亲生女儿都搭了进去。数月之后,李氏父亲和兄长先后染上急病,很快去了。短时间内李氏送走了三位至亲,整个人垮掉了,身体每况愈下。她悄悄请了郎中看病,现自己也活不过几个月了。

李氏没了顾忌,又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索性放手一搏,在薛家大门口自尽,向世人揭露她婆母的丑恶嘴脸,替女儿报仇。

这一天,正是李氏婆母薛夫人的五十大寿,整个薛家热热闹闹,亲朋好友里出外进,百余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出人间悲剧。

很快,京城中人都知道了薛家的事情。

如兰听说了李氏的遭遇,难过得要哭出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