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节(第1页)

这可是为全家人报仇啊!那贼寇害得自己家破人亡,妻子儿子终于能够含笑九泉了!

然而这胜利的消息刚传来,老汉又听说朝中有大臣逼着陛下撤军,不但要撤军,还要对缅甸补偿。

老汉瞬间悲愤交加。这不是卖国贼吗?晏朝人的仇他不报,反而说陛下杀贼寇不好!自家人死了没多少补偿,还要给贼寇金银财宝!

老汉觉得自己身体愈加不好,半截身子入了黄土。儿子虽然小有薄产但因为残疾也还娶上老婆。等自己也去了地下之后,哪有脸面面对妻子孩子?

越想越悲愤的老汉决定拼了这条命,让其他人看看,什么才是民意!这民意,可不是几个官老爷拍拍脑门翻翻书,自个儿想出来的!

而老汉的事查清后,这幕后真相瞬间传开,瞬间引起了剧烈的效应。

这普通民众有静坐示威的,有朝着城门磕头请愿的,有对着“卖国贼”的府邸怒骂泼粪的;而读书人则开始联合起来口诛笔伐,写诗词文章讽刺的,写联名折子要上达圣听的——这骚动从京城传开,往四周波及。

首先反应的是戍边的大臣,无论文武官员纷纷上表,一边诉苦自己和自己身边的兵在边疆如何艰苦如何危险,就为了把贼寇抵御在国门之外;一边弹劾那些求和派,好不容易咱们能反击了,一口气把人打痛,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贼患之苦。这会少死多少将士,少死多少普通民众?

什么才叫天和?自家人死的少就是天和!

戍边的大臣起了个头,边疆的读书人和地方豪强也开始相应。那万人联名书是一封又一封的送往京城。联名书上写着贼寇的暴行,那时字字血泪啊。你们不是要民意吗?这就是民意!民意说,打!给我往死里打!兵不够了我们都可以去参军!这一次把贼寇打死了,我们子子孙孙就再也不用担心贼患之苦了!

本来这些书信折子,怎么说也是在朝廷内部流传。但不知道怎么的,那些折子书信就开始在民间流传,甚至被读书人在茶楼等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宣读解释给普通民众听。

民众们是听一次集体恸哭一次,不断有血性男子汉要求参军,还有父母送儿子参军的。嗯,晏朝这时候的是募兵制。参军有粮吃有饷发,退伍之后还有补贴拿。

咳咳,不管怎么说,这民意所在,民心所向,很明显了吧?

诸位大臣?你们是想跟民心作对吗?你们是想被百姓们骂做卖国贼吗?

反正,最开始被卷入这件事的御史是被口诛笔伐,灰头土脸。可以想象,这史官手中的笔,可不会写出什么好话来。

史官也无聊啊。每一个史官,都有一颗写出流传百世的史书的心。然而这每天发生的事也不是件件都充满传奇性,虽然史官们都有一杆可以把史书写成小说的笔,想象力发挥到让你觉得他简直天天躲在梁上偷听偷看,但如果事情本身没什么爆点,他们也没法“春秋笔法”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啊。

这件事就很好,多有爆点啊,写下来一定能流传百世!还不赶快浓墨重彩的写一写!

不过呢,在写之前,还是得问一下皇帝陛下的意思的。

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写!好好写!这多么发人深省啊!

于是史官明白了,写!好好写!一定要让后人警醒!

这历史啊,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件事怎么看都是民众自己发起的。

真的?凌蔚反正不信。

若说是现代社会,民智已开,这普通民众游行示威倒是可能,这用上命的事,也不常见。

没有谁引导什么,没有人许诺什么,呵呵。

至于之后的事,没有谁的推动和故意引导,凌蔚就更不信了。

封建社会弄出一副民主社会的样子,想发言就发言,想请愿就请愿,老百姓还能跑到官员府邸闹腾,这不扯淡吗?

当官府衙门巡逻士兵都是吃素的啊?

这明摆着是有人故意纵容,甚至一手造成这种局面。

真是可怕。

凌蔚看着这种局面,真是心惊胆战。

那些穿越后就以为自己成为X日天的同胞们啊,你们真的玩的过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吗?反正他是被吓到了。

这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阵仗,真可怕,太可怕了。

然而让凌蔚感到郁闷的是,自己不但被吓到了,还背锅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