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节(第2页)

学校的批示在大船出海前正式下达,盖上玉玺的折子上有着皇上亲笔批示,文老太爷对皇上没有批准女子可入大学的批示一点儿都不失望,他清楚皇上是担心女尊之势再起。吴岱栂也没说什么,他说什么也不管用,能让女子跟着学到中学毕业,已经超出他想像,没直接一盖全否只能说皇上英明。

大船出海,名为出行海外,需军队护航,实际那些船是去做什么,只有执行的人和上面下达命令的人知道。皇上亲自到海边送行,仪式相当的隆重,四王爷抱拳转身登上指挥舰。三年的海军建设,立刻有了独特的旗语互相交语传递命令,四王爷对此行非常谨慎,他觉得倭寇之地必须拿下,如果大洋彼岸有国,日后发生什么战争,那么倭寇之地,便是通往内陆的第一道防线。除了倭寇之地,还有别一边的岛屿,他也想要拿下,并派兵驻扎。

送走了大船,国内的建设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最先完工的是京城到四县的铁路,虽然距离不是很远,但却让公共交通司兴奋的欢呼,百姓们敲鼓庆祝,林继善夫夫二人有幸成为试通车的首批乘客,两人带着两儿子坐在车里,看着车路驶进四县,途中设有两个站点,其中之一便是小刘村,小刘村的百姓可是记得在四县做过县令的林大人,还有那位给他们带来致富路的林吴大人,如今的小刘村,住在集中住宅里,有着大片的土地,年年的收入装满包,个个脸上带着笑容,家里的孩子都送去读书,更不担心有个灾有个难,日子过得红火。前两年小刘村被定为京城的菜蓝子,这个是啥意思,大家听得不太懂,却是知道是好事。

“变化真大啊!”吴岱栂看着外面绿油油的一片,当初他们到四县时,小刘村的人家还有不少草屋,如今的变化让吴岱栂由衷的感叹。

“他们要感谢你,也要感谢自己。”林继善握着吴岱栂的手,谁也不会想到当初穷得要卖孩子的村子,如今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吴岱栂没有接下林继善的话,只是靠着林继善的肩膀,“再过几年,我们辞官,寻个这样的小村子,置上几亩地,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吴岱栂说完先自嘲的笑了一下,给皇上打工,哪有可能会有自由,就算他们到了退下的年纪,皇上也会弄个“名誉”的头衔,继续为他卖命。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得到“名誉”的头衔,今年就有不少年过六十的老臣被皇上辞退了,每年会给上一笔养老的银子,让这些老臣不甘,可又不能说不。当时报纸上一边倒的对皇上很高的赞誉。

不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近中年的官员,谁不想再往上爬一爬,可是很多重要位子坐着的人都是年岁大的老臣,不说老臣的能力如何,以前的制度是除非老臣故去,别人才会有机会,等他们上去的时候,年岁也大了,想要提携家中后辈,除非自己多活几年,可人有祸福旦夕谁能保证可以长命百岁。皇帝一刀切的辞退了一众老臣,老臣没了权势,谁还会为他们说什么好话,尤其很多双眼睛盯着审核他们资产,看他们在位时贪没贪。

“好。”到了六十岁,他们就退了下来,“到时就去海边寻个风景秀丽的村子,我记得你喜欢吃海味,等到闲下来,我天天给你买海味。”

“你就不怕到时我身上一股子海里子味?”吴岱栂笑了,海鲜在京城算得上是奇货,他对海味也不是特别的喜欢,只是冷不丁吃一次,“海味性寒,吃多了对身体可没啥好处,我也不是多么的爱吃。”

“也是,什么东西天天吃也会腻歪。”林继善点头,“时不时的吃上一顿如何?”

“那你天天看着我是不是也腻歪?”不知为何吴岱栂特别顺嘴的就把话问出了口,问完之后又觉得自己的话不对。

“不腻歪,我和你一天相处的时间才有多久。”林继善握着吴岱栂的手紧了紧,“我本就不是多情的人,不会对除了家人之外的人有过多的注意,我还怕你天天守在家里会觉得厌烦,你本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可我却不后悔留住你。”

“哪有什么广阔的空间,我是平凡得不能更平凡的人,知道的那些东西,若是换了在别的时空,或许都不算什么。”吴岱栂的心情十分好,不知是因为出来,还是因为林继善的话。

“爹亲,父亲在做什么?我也要抱抱。”吉祥挤到两人的中间,眨着眼睛,亮晶晶的,庆丰想拦没拦住,安静的坐在对面,手里拿着弟弟的玩具。

“我们啊在想几年前的事,那时还没有吉祥,庆丰也没有出生。”吴岱栂坐直了身,刚刚有些得意忘形了,在孩子们面前居然失了仪态,要说古人活着够累,尤其是有身份的古人活得更累,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失态。

“那哥哥在哪,吉祥在哪?”吉祥开启了问题模式,庆丰忙低头玩着弟弟的玩具。

“那时庆丰在爹亲的肚子里,吉祥嘛还通往爹亲肚子里路上,不知是不是迷路了,晚了好几年才来。”吴岱栂逗着小儿子,看着吉祥立刻摆出的纠结表情,心里偷乐。

林继善看了看带着坏笑更让媳妇,再看看纠结苦恼的小儿子,等到小儿子长大后,若还记得此时的情景,不知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会不会气得跳脚?看向一本正经的大儿子,林继善回想着第一次抱大儿子的样子,转眼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快。

“两位大人,四县到了,车会在半个时辰后返回京城。”车里的乘务员走到两人的身边恭敬的开口。

“走吧,我们去狂狂四县。”

☆、第171章一七一

清闲的日子总是那么的短暂,京四线通车后,给四县带来了很大的商机,每到四县大集的日子,有不少从京城过来采买的人,进京的人也会将路线改成经四县再乘车进入京城,四县从以农业为主的小城向以中转为主,农商业为辅转变,四县的发展所有人都在用心的看着,因为四县的经济快速的提高,其他几个县坐不住了,他们也想要开通铁路。朝廷里对未来的铁路计划有了明确的发展,李橪更是得到了大笔的研发资金,一定要开发出更先进铁皮车。

随着一条又一条铁路的铺设,电力村村通工程先一步全国开展,为了铁路的发展,电必须保证供应能力,好在供电多靠沼气,只有极少的地方用炭供。吴岱栂虽然生活在农村,见过煤,可他没去采过煤,不知道煤矿是什么样,他只知道山西的大同产煤,可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同的地方不算小,他总不能一个村摸一个村的去找吧!再说哪里有煤,绝对不是从地表面能看出来,现在没有仪器,总不能说张嘴就说哪有煤,哪怕他是天智者……其实也不是不行,只是想到煤的污染,吴岱栂纠结了。纠结了很久之后,吴岱栂放弃了关于煤的设想,不提污染的事,现在采煤的危险性非常大,后世还常常有煤矿事故,他不想害人。

学堂细分之后,吴岱栂带头将孩子送到学校,各王府的孩子也送了去,和普通的孩子在一间教室里读书就必须要放下身份的架子,他们去学堂,不单单是为了读书,还有各自的打算。适龄的皇子皇娣也被送到了学堂,当然还有公主们。公主们这几年在宫里性子被板了过来,虽说还摆着架子,但比起之前要低调了很多。技校里专门有为女子开设的专业——刺绣,开办之后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便是放回家的女子,对于这个专业所有人都赞成,尤其是有着服装店的各大商户。

如今商户很有自己的品牌观,各家各户都想方设法的让自家的衣服可以引领一时的风光,当然他们也不明白什么叫风尚,潮流,他们只想卖出更多的衣服,如今不论大户,还是小户都去买成品衣,除非要参加重要的场合和聚会才会量身制衣,量身制衣所请的全都是老裁缝,一年只做几套,一套要价不菲,而成品衣的价品分为高中低档能够满足所有的客户群,当然也有做纯高档服装的商户,高中低档的区分就在刺绣,低档的衣服几乎找不到绣花,即便是有,多以练手的为主,花样不怎么好看,还不如不要花,中档的衣服有一个到两个花样,高档衣服的花样不用能繁多来形容,但绝对是十分精致。成衣如此,其他更甚,百姓也不会有不满的情绪。

最近百货中多了很多护肤的东西,吴岱栂第一次见是弟媳送给他的,擦在手上还挺水润润的,可惜的是保质期不是很长,不过若是普通家庭,一大家子用一套,倒也不会觉得可惜。吴岱栂没去研究这东西是怎么制成的,人一旦开动了脑筋,前方的道路或许不会太顺利,但绝对不会阻止他成功。

一年接着一年,朝内一点点的发生着变化,身处其中或许不会太注意,但是从外归来的人却在熟悉的地方迷了路。离开三年的大船返回了港口,带着满满的新鲜物资,很多本朝没有的种子,图纸和当地特有一些物件,当然主重要的是他们去时船上的物资所换回的大量金银。跟在李柑身后是一位黄头发蓝眼睛身材高大的白种人,在李柑身边不停唧唧呱呱的说着什么,船上的人经了这么一趟,已经能听得懂一些外语,对不请自来的大不列颠国的王子,船上的人想要把他绑起来扔进大海里。

听说大船归来,天子龙颜大悦,派出三皇子迎接最来的大船。三皇子跟着四王爷参加了打击倭寇的战争,去年凯旋归来,当时天子亲自到港口迎接归来将士,沿海百姓夹道庆祝,他们以后不用担心倭寇来袭,可以安心的出海打鱼。上过战场的三皇子气势十足,让来访的大不列颠的王子不由自主的站到了李柑身后,三皇子看着人皱起眉,问清李柑那人的来历之后,三皇子也没表现出多热情,只是让李柑转告一句,既然来了本朝,就要入乡随俗学句汉语。

“在船上水手们几次想把他扔下去喂鱼。”李柑对身后的人没什么感觉,可这人相当的自来熟,天天缠着他。

“你注意些,你是娣。”三皇子的气势再次向某王子压去,某王子叽里呱啦的向李柑说着什么,三皇子听不懂,看向李柑。

“兄长不必想太多,我去了海外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他把我当男人,而非娣。”三年的海上漂泊,李柑黑了,也爽朗了不少。“等回去后我自会向皇上禀报这事,兄长,林吴先生所说没错,我们和马队相遇了,马队的人跟我们一起回来的。”

“先生不愧是天智者,回去之后我倒要看看那些大臣还有什么话可说。”三皇子说完之后才发现他们一直站着,忙引着几人在此地休息一日,明日回京。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