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节(第2页)

门达性格机警沉鸷,名声却不坏。他手下有小吏名谢通,精通刑律,一直协助门达处理司事。谢通主张用法仁恕,平反了不少冤案,以致朝廷上上下下都夸奖门达能干。正因为如此,门达特别信任谢通,对其言听计从。

谢通料想于谦这次在劫难逃,明英宗一定会要他的命,但于少保不是普通人,如果死在锦衣卫镇抚司手中,门达身为长官,势必被天下人怨恨。于是,他出了个主意,以案情重大为名,将案子推了出去,交给三法司会审。门达虽然也想奉迎重新登位的明英宗,但仍然害怕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于是听从了谢通的建议。

三法司会审应该由刑部主审,但刑部尚书俞士悦一向与于谦交好,且已被逮捕下狱,案子辗转到了都察院都御史萧维祯手中。法司给于谦、王文二人定的罪名是“意欲”迎立外藩——欲立襄王朱瞻墡长子为帝——意图谋逆。虽无实迹,其意则有,同样可定罪,于谦、王文因此备受酷刑。

于谦冷静而从容,似乎早预料到一切。王文则不胜其愤,极力辩解道:“按照祖宗成法,迎立外藩必须有内府的金牌和符信;派遣使者,必须用兵部发的马牌。这些事只要到内府兵部一查便可明白,岂能平白无故地诬陷?”

兵部主管马牌的是车驾司主事沈敬。沈敬却是个硬汉子,不肯作伪证,当场指出兵部从未发出马牌。而内府所存召取襄王的金牌符信早就被孙太后拿去,一直在后宫中。大家心中有数,如果真的查验,反而应验了王文的话。

王文见占了上风,更加据理力争。堂上堂下吵得不可开交时,于谦却笑道:“石亨等罗织锻炼,辩之何益?”

萧维祯看见于谦是个明白人,终于忍不住说了实话:“于公可谓明白,事出朝廷,承也是死,不承也是死。”

因为没有任何证据,三法司只好加上“意欲”二字,给于谦和王文定的罪名为“意欲迎立藩王”,“坐以谋逆,处极刑”。所谓“极刑”,便是千刀万剐之刑,按例要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沈敬被无辜牵扯进来,也跟着倒霉,被认为是于谦和王文的同谋,不过罪减一等,免死罪,充军铁岭。

当案子的审理结果递到明英宗朱祁镇手中时,皇帝见给于谦的定刑是一个“死”字,不禁犹豫起来,迟疑着道:“于谦实有功。”

在朱祁镇的心中,对于谦的恨意极重,于谦主张“社稷为重,君为轻”,对他个人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在当俘虏的北狩期间,他甚至有必杀于谦而后快的念头。但如今的朱祁镇,已经不是八年前的那个年轻皇帝了。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后,他逐渐明白,倘若当初不是于谦坚决抵抗瓦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非但他本人永远回不到京师,就连大明朝廷恐怕也早是风雨飘摇。所以,这一句“于谦实有功”很好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于谦态度的转变。

徐有贞见明英宗迟疑,马上攘臂直前,大声道:“若不杀于谦等,夺门之变则无名,无以昭告天下。”

于是,明英宗下定决心,诏令将于谦和王文弃市,即公开斩首示众。这已经是一些正直大臣极力营救的结果,其中新入阁的阁臣薛瑄更是据理力争。按三法司的定罪,于谦应该被凌迟处死,改为弃市,已经是罪减一等。

正月二十二日,于谦、王文同日被杀。临刑前,于谦口占《辞世诗》[15]云:村庄居士老多磨,成就人间好事多。

天顺已颁新日月,人臣应谢旧山河。

心同吕望扶周室,功迈张良散楚歌。

顾我今朝归去也,白云堆里笑呵呵。

诗中无一冤字,只历数一生行状,旷达潇洒,笑对生死祸福,表达了以江山社稷为重的磊落胸怀,令人深为震撼。

此时的于谦,豪情与悲凉在心中反复交织回荡。自明景帝私心日益显露以来,他便感觉一只无形却密不透风的大网缠绕住了他,且愈匝愈紧。人们赞许他扭转了大明的命运,他却连自己的命运都操纵不了。

他又想起早已死去数年的前御史钟同来。他这几年的人生,有许多苍白无力之处,没能拯救许多他在意的人。而死去的人一直在他意识深处纠缠着他,他想要逃避,却始终避不开。他早已萌生退意,想要摆脱世俗杂务,辞官归返故乡,隐居于江南的青山绿水中。然到了他的地位,又怎能轻易摒弃一切,一走了之?

当日他到锦衣卫大狱与逆贼首领郭信会面。郭信称他功劳太大,功高震主,将来必会被皇帝所杀。他问郭信为什么要说这些废话。郭信道:“这可不是废话。于公你是大明栋梁,全靠你支撑大局。我虽大事不成,却也要设法剪除大明羽翼,令它气数早尽。我请见于公,只是为了害你,别无其他。”

他很是不解,问道:“你刑具缠身,动一下都难,要如何害我?”

郭信笑道:“用皇帝的疑心害你。疑心是把刀子,也能杀人。”又进一步解释道:“因为我是逆贼,图谋改朝篡位。于公独自来见我,却不能将我一番话传出去。日后皇帝询问于公,你只能不答。但我既指名见于公,怎么会什么话都不说呢?如此,皇帝必然猜疑你。疑心这东西,一旦发芽出来,便会一直滋生下去。”

当时他以为郭信只是无稽之谈。明景帝倒是真问了郭信说了什么,他当然不能如实上奏,只好回答说对方什么都没说。后来人们纷传明景帝不让他带职入阁为大学士,已有猜忌他之心,他也未放在心上。但当他听说英宗皇帝复辟后,景帝第一句话竟是“莫非是于谦不成”,陡然又想到郭信当年在牢房中的那番话来。原来在皇帝心目中,疑忌已如此之深,竟将他当作了郭信一类的逆贼。他忠君爱国,殚精竭虑,仅此一句“莫非是于谦不成”,便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打击。

正郁郁满怀时,忽听到一声炮响,有人高叫道:“时辰到!”

于谦自知大限已到,遂慨然赴死,正色就刑,时年六十岁。

人们看不到英雄心底深处的悲怆与纠结,只看到他走向刑场的镇定。当他矗立的身影倒下时,大地深沉,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

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被人称为三字狱。而于谦的罪名是“意欲”,时人称为二字狱。千古英雄共一心,却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

自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独力支持危局,名满天下,成为全国所敬仰的民族英雄,朝野上下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所以听闻他被杀的消息后,“行路嗟叹,天下冤之”。都人见者闻者,老幼无不垂泪。有举家号哭者,有合门私祭者,有暗地披麻戴孝者。边关军士闻之,莫不涕泣。

大宦官曹吉祥麾下有一指挥朵耳,一向很感激于谦。土木堡之变以后,北京军民对于城内的少数蒙古人很不放心,有人主张全部杀掉,有人主张收监,以防止他们作乱,与瓦剌军里应外合。于谦却力排众议,不同意这么做,还下令道:北京城里的蒙古人只要安分守己,一律保护;愿意从军立功的,与汉人同样受奖;敢于通敌内应的,杀无赦。北京城内的蒙古人都很感激于谦的深明大义。朵耳听说于谦被杀后,提着酒浆纸钱到刑场恸哭祭奠。曹吉祥得知后大怒,命人鞭打朵耳,以儆效尤。然而到了第二天,朵耳照旧前去哭祭。

有个姓裴的太监为于谦的莫名被杀而愤愤不平,秘密将于谦的孙子于广救出,抛弃到手的荣华富贵,只带着于广,逃往河南,隐居起来。

北京城内还出现了怀念于谦的童谣:“京都老米贵,那里得饭广;鹭鸶水上走,何处觅鱼嗛。”“饭广”即指与于谦一同遇害的副总兵范广,是于谦爱将。“鱼嗛”则是指于谦。就连孙太后听说于谦被杀后,也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于谦遇害,家属亦受到牵连:长子于冕充军山西龙门;于冕妻张氏发配山海关;义子于康、女婿朱骥发配辽东。所幸由于某些大臣力救,儿媳蒯玉珠及女儿于璚英没有按惯例配入军中为奴,否则所受凌辱难以想象。

当锦衣卫来抄家时,在于谦家中没有发现任何值钱的东西。只有正屋一间,大门紧闭,上面一把大锁牢牢锁着。锦衣卫大喜过望,急忙撞门进去。里面装的都是皇帝御赐物件,蟒袍、剑器、圣旨等,一件一件地摆着,并没有金钱宝物之类。见此情形,就连负责查抄的官吏也涕然泪下。

事情还不止于此,锦衣卫千户白琦上书请公告于谦之罪,“榜谦罪,镂板示天下”,“一时希旨取宠者,率以谦为口实”。倒是早先因赌博将朱家家产败光的朱骥舅舅杜平挺身而出,怒骂朝廷薄情寡义,杀害社稷功臣,还要令其身败名裂。明英宗心中多少有愧疚之意,下诏令勿要再论及于谦一案,这才阻止了这股虚浮的戾气。

热门小说推荐
我只能穿越一半

我只能穿越一半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

天道罚恶令

天道罚恶令

作品简介6笙获得罚恶令,附身在衣锦还乡的士子身上。绚丽江湖,谁主沉浮?你说你一双铁掌打遍天下?来,接我一招降龙十八掌先。剑仙剑神,决战金陵!怎么可以少了一剑西来天...

星际之海盗传奇

星际之海盗传奇

叶枫,一个在六级文明星域混迹的海盗头头之子,十八岁便把精神能量修练到十一级的天才,带着父亲和兄弟们的期望,去参加在星际中赫赫有名的海鲨海盗成员选拔。三年的海鲨训练结束,叶枫所带的五人小组获得了整个海鲨训练场小组第一的成绩,叶枫的惊人天赋,引得海鲨分部的高层注意。一位从古文明遗迹探险回来的海鲨高层为了交好前途无量的叶枫,把一枚在古文明遗迹得到的无用戒指送给了叶枫。然而,他却不知,这枚无用戒指,竟是那传说中已经消失的十级文明的神器时空戒。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时空戒里的空...

玛丽苏女主之公主

玛丽苏女主之公主

简介关于玛丽苏女主之公主你一定要找到我!知道吗?当夏蒲珊被迫离开王子浩的身边的时候,她流着泪要求王子浩不准遗忘她。可是,为什么十年来的寻找,王子浩却始终找不到答案?时间的推移,人情的冷暖,早已让当年的无知淡去。他不再等待,不再期望。他要让任何人都知道,他王子浩,不是任何人的王子。你不找我没关系,因为我找到你了。夏蒲珊微笑着伸出手,拿着那一条遗失的项链。王子浩的心才突然明白,原来公主一直在身边。...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简介关于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1854年李府的一声啼叫划破长空,27岁的李鸿章激动的说道我有孩子了。并为其取名李经孝。谁知这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5岁开始获得人才系统,然后经过多年谋划夺了自己父亲李鸿章的权。李经孝父亲您老了,这大清你保不了,你看你手底下全是我的人,权力交出来吧,这慈禧老妖婆我可不伺候!从此我要这北洋水师姓李不姓清!我要让中华崛起日,倭寇流血时!我宁背一世之侵略骂名,也要让子孙万代享福,这叫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本故事纯属虚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