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5章 竞标上(第1页)

当然,定下的底价投标的方式,只适合加碘盐和白砂糖出售。

至于村子里的精盐生意,当时何杨告诉大家,在投标时,把经营的区域,单价,购买数量,这三个关键指标写清楚就行。

但何杨还没有细说,典礼就开始了,导致到现在为止,也没和这些掌柜说清楚。

这三个指标,其实前两个都好理解,这里就不细说。

但第三个指标,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购买数量,其实是何杨在底价投标的基础上,专门加上的限制条件。

其目的就是为了给这门生意,再加上一把火。让这群商人,彻底卷起来。

只有他们卷得越厉害,何杨的收益才能越大。

至于这一把火,那便是按市场份额供给。

采用这个办法,其目的就是防止,所有的掌柜,私下将经营区域划分好,然后都用最低价向何杨投标。

这样一来,既不会伤到他们之间的和气,又可以廉价的,从何杨手里获得商品。要是这样操作,到时候这些掌柜倒是赚的盆满钵满,何杨却只有羡慕嫉妒的份。

说起市场份额,目前村子的精盐产量本就有限。

何杨则按照每月产出,将市场划为1oo份。然后按照投标时的购买单价,优先向单价最高的那位供给商品。

举个例子说明

刘掌柜,按照单价1oo文一斤,认购了当月产量的3o%的份额;

马掌柜,按照单价12o文一斤,认购了当月产量的4o%的份额;

张掌柜,按照单价15o文一斤,认购了当月产量的5o%的份额;

那这时,何杨只会优先保障张掌柜的5o%,其次是马掌柜的4o%,最后剩下的1o%,则是给刘掌柜。

至于剩余的2o%,当然就没有了呗。

要是运气再差点,也许连1o%都没有。要是你刘掌柜对此不爽,连这1o%的市场份额都不要了,相信别人也乐于见到此事生。

有道是财帛动人心,哪怕这些掌柜私下商量了经营区域,但为了多挣点钱,暗地里还是要争夺那点市场份额的。

何杨也不相信,在商业法律不算健全的大唐,为了更大的利益,他们真的可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分配市场。

哪怕他们真的这样干了,何杨大不了再找点采购商来竞标,让新加入的人来成为那条鲶鱼,通过鲶鱼效应来保障自身的利益即可。

将这些规矩一一向各位掌柜说明,何杨便用对讲机吩咐李铁,让他准备好笔墨纸砚,并告诉这些掌柜们说道“各位掌柜,我给大家一炷香的时间,考虑考虑投标报价的事情,香烧完一盏茶时间后,要是大家不来投标,我就认为大家放弃了。要是大家考虑好了,可以随时到隔壁李村正的办公室,填写自己的报价。然后你们自己把报价,收好放到李村正旁边的箱子里。大家记好了,我们先投村子里的精盐,至于加碘盐和白砂糖后面再投。你们在投标时,一个一个的来,记得要把名字写好,不然待会中标了,我也不知道是谁的。”

说完这一切,何杨安排人在会客室,点上一支香后,便走出了会议室。

在何杨走后,这些掌柜便七嘴八舌的商议起来。

当然,作为五姓七望中范阳卢氏的卢周,根本不屑和这一群民间的商人商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