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遗诏(第1页)

杨荣听到此问,正色回道:“俑像人而作,夫子恶之。”

朱祁镇接着说道“俑尚如此,何况于人?如今宫中仍有殉葬之事,杨师傅乃是国朝柱石,能无谏乎?”

杨荣听后立刻请罪“此乃臣之罪也。”

说实话这是在甩锅,毕竟从太祖开始直到宣宗皇帝都是较为强势的皇帝,太宗皇帝因为靖难的原因,处处标榜祖制,到了仁宣二帝就没办法改了,或者说没来得及改就驾崩了,毕竟在文臣和皇帝眼里,女人事那叫做事情吗?再说了这几位皇帝,也就是仁宣二位算得上虚心纳谏的,可就是这样说起内宫之事也跟炸了猫的猫一样,谁敢碰就挠谁。

还有就是殉葬之事,换个说法,说成是殉节,在文人圈子里也算是美谈,有时候为尊者讳,殉葬改成殉节,不过是动动笔而已,科有时候他们根本看不到其中的血腥与残忍,或者说不愿意看到。

不过杨荣是何等样人?宣宗皇帝依为“谋主”的人物,每当宣宗皇帝咨询问题时,都能马上解答,还能给出相应的答案和解法;怎么回不理解此时朱祁镇的想法?皇帝不甘寂寞了想要试试干些事情了,幼龙毕竟也是遨游九天的神龙,哪怕没有掌握搅动天地的力量,可也能够施展雷霆之力的,不过容易失控罢了。

朱祁镇再次问道“先生乃是父皇肱骨之臣,此时不知有何教朕?”

杨荣伏在地上道“先帝对臣,有天高地厚之恩,敢不竭诚相报先帝以尽忠于陛下。陛下欲废此政,乃遵循夫子之道而后行,只是陛下担心有无知之辈,不解太祖皇帝之真意,肆意曲解非论陛下,臣所言可否?”

朱祁镇点头“此诚朕之忧虑也。”

杨荣道“臣有一策,献于陛下。”

“先生但讲无妨

“陛下可言此事乃是奉先帝遗诏而为之。”

朱祁镇有些疑惑的问道“父皇并未有此遗诏啊”

杨荣再次道“先帝大行之时,召臣、杨士奇大人、杨溥大人、胡濙大人、英国公,还有太皇太后,皇太后及陛下具在”

陛下既然召臣言说此事,太皇太后必然是许了的,臣愿意回到内阁,说服内阁诸位。

到此杨荣便不再言语了。

朱祁镇立刻便明白了,这些人联起手来,废立都够用了,何况是一份遗诏?

要知道后来司礼监权力极大的时候,都敢来一句“要圣旨?咱家给你写一道。”别说如今了,太皇太后默许,五大辅臣点头,那就是圣旨;在加上皇帝背书;这遗诏不是说有就有了?到这里朱祁镇也想到了历史里,明朝从武宗皇帝开始就有的遗诏和登基诏,最着名的就是武宗驾崩杨廷和身为内阁独相,如篆大笔一挥,那道堪比《罪己诏》的《武宗遗诏》就诞生了,再就是后来的徐阶,世宗驾崩也是他叫上了自己的好学生张居正,他本人口述,张居正执笔写下了“尽倒其政”的《嘉靖遗诏》。这可都是在皇帝驾崩期间“书于暗室”的遗诏;他们都能成还明晃晃的写进史书成为了“佳话”,何况是如今的情形呢?

朱祁镇对于杨荣那是大大的改观啊,也终于明白了,历史记载和亲身经历毕竟是有所不同的,要知道朱祁镇一直以为三杨就算不是什么道德君子,也得是方正不阿,浩然正气加于身的,对于更改祖制这种事情,恐怕是有些难度的,毕竟历史上被祖制坑的体无完肤的明朝皇帝可不是一个两个,那群文人士大夫们,简直就是不死小强,弄死一批来一批,前几年刚流放,这几年一抬头呦呵又见面了,谈的还是老话题,都气死个人了。

但是而今看来,明明处的这些高层们,还是挺务实的,杨荣的权变的确也让朱祁镇有些吃惊了。

这就是固有观念带来的恶果了,杨荣的权变那是太宗皇帝都欣赏的,能在太宗皇帝攻入南京的高光时刻,拦住太宗然后再来一句“先谒陵乎?先登基乎?”一下子简在帝心;更是在宣宗皇帝时期,力主平定汉王叛乱,更是跟随宣宗皇帝亲征,得胜回朝的路上,更是建言“搂草打兔子”连着赵王一并给清理了以绝后患,要不是最后杨士奇来了一句“太宗三子,唯剩一叔”言下之意,总不能把太宗皇帝的子嗣全部废了吧?

如此才保全了赵王,至于废后更是显出了杨荣重实利而轻名声的“务实派”立场。

至于说明代的理学兴起,并且成为文学界的主导力量,就是仁宣之际,不过就三杨,以及后来的于谦的所作所为来看,务实派在高层还是很普遍的,属于那种嘴里喊着理学至上,行动上却遵循着务实而行,所以谁要是犯傻,把三杨当成纯正的儒家文臣看待,呵呵,那就等着被搓扁捏圆吧。

朱祁镇反应过来后倒是有些欣慰说道“如此,就拜托杨师傅费心了”,毕竟不需要准备长篇大论跟杨荣辨上一辩了,再说了论嘴皮子,十个朱祁镇也不是半个杨荣的对手不是。

杨荣欣然领命,回到内阁之后先与杨士奇商议,虽说有些事情杨荣多次与杨士奇竞争,但是这样的事情没有杨士奇点头,那也是不成的。

更何况这算是朱祁镇登基以来第一件事情,必然要尽心竭力将其办成才好;杨士奇到也不愿意阻碍此事,一来不愿意得罪皇帝,而来他本人未尝没有支持的想法,总的来说是件好事不是。

甚至于,杨士奇还在遗诏里面加了不少的东西,比如放出宫人,明朝内廷不但有太监,还有许多四十岁以上的女官,这些女官年龄已大,放出了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明初的太监权力其实不大,毕竟太祖皇帝树立的铁牌可还在呢,太宗皇帝虽说建了北京紫禁城,渴也要有模板不是?模板就是南京紫禁城,太宗皇帝建造的时候不但是一比一复刻,还进行了放大,可以说几乎是将南京紫禁城复制-放大-粘贴了,那个太祖皇帝树立的铁牌自然也不会放过,上书“太监不得干政,否则杀无赦”。

哪怕是太宗皇帝任用太监,也是办外事,一旦太监们禁了内廷,那就全都要夹起尾巴做人的,真正在明初拥有权力的就是这群女官,就连宫里的宫女生活的都比太监们有滋味,而且到了年龄了还有机会放还回家;太监就很惨了,一辈子都被关在红墙之内,不过从王振之后就反过来了,有的人甚至是自己给自己一刀,跑到皇宫门口碰运气,为的就是端上这碗饭,比如后来的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都是此类豪杰;而女官和宫女则是一旦皇宫传出消息要选秀,民间立刻陷入“男人荒”百姓们宁可将女儿匆忙的嫁了也不愿意送入宫中的,杨士奇没权利废除这一制度,但是可以变相绕道,如今略作变通,只能是放一批是一批了。

除了这些杨士奇心中还有一个念头越的浓重了,先帝和朱祁镇两代帝王都如此看重杨荣,虽然而今他有太皇太后支持,杨荣很难越过自己,可是朱祁镇年轻,杨荣也比自己年轻,自己需要一些帮手,或者说需要一个名义,一个能在将来护住自己的名义,杨士奇边处理事务,一边暗暗心道“经筵,要快些安排了”

经筵,就是给皇帝上课,甚至有时候会传出一些政治信号,不过单轮给皇帝上课那就是天大的荣耀了,这种事情唐宋就有,大明开国之后也延续了下来,不过呢从太祖开始到宣宗皇帝,都是成年皇帝,也都是极有主见的,想听什么自然要看皇帝本人的意愿,待有一种群臣论道的形式‘’

可是现今的皇帝却是孩童,正处于三观确立的最佳时间段,如此一来,经筵就相当于对皇帝进行塑形,未来的大明朝皇帝会是什么样的人,就看现在怎么教了,所以杨士奇的这一想法一直存在,却因为朱祁镇一直忙碌着,这才没有提出,可是看如今的情形,却是不能放了,不过再怎么说也要等到出了孝期。

杨荣说服杨士奇之后,内阁其他人自然没有异议,于是乎,一份遗诏就出现在了朱祁镇面前,朱祁镇看过之后,有呈递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则是什么都没说,朱祁镇会意,就命内阁将这份遗诏,昭告天下。

废除人殉便办成了,其中种种是瞒不过人的,不过谁都不回去说,毕竟这是为宣宗皇帝的身后名增添了几分光彩;而朱祁镇也在无人之时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因为历史被改变了,要知道历史上废除人殉制度,是英宗皇帝驾崩时做的,也是因为此事才让文人集团勉勉强强,扭扭捏捏的认同了“英”这个庙号,要不然还真不知道大明的文人怎么编排英宗皇帝呢,而朱祁镇长舒一口气的原因就是历史也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他坚持不懈,今天改一点,明日改一点,在这十年内,凑齐足够的班底,等到亲政之日,将这些一点一滴的改变融会贯通,那么大改之时,也不会有什么抵触了,这又如何不让朱祁镇长舒一口气呢?起码证明事有可为,最怕的便是历史惯性不可违逆,那便真真的让人难以接受了。

正月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一日阳光正好,温柔的让墙角的猫咪都露着肚皮在墙角懒洋洋的晒太阳,而这只橘猫却无人敢管,毕竟当年是仁宗皇帝亲封为大将军的,虽然大家都不做的真,但是猫奴的世界谁知道呢。

白雪虽然化去,白布却是仍在,今日便是大行皇帝梓宫出宫的日子,大行皇帝去的时候正是冬日,又因为山陵之事,故而多留了一段日子,而今临时停灵之所已经建好,可以停灵了,再加上天气转暖,如不及时放入冰窖,怕会很难看的,此事过后,虽仍在国丧,但是很多事情就会恢复正常,比如,御门听政,这个太祖朱元璋创,直到清末才给取消的制度。

这时,王振将宣宗皇帝无子妃嫔,都聚集在了乾清宫偏殿,这是几个美人,可说得上是争奇斗艳了,对于皇帝来说,传承血脉不是家庭任务,而是国家义务;所以不论是不是好色,宣宗皇帝染指过的,却也不少;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小院子,有的拥有封号,有的却是一夜风流留下的风流债;这群人一个个的面色苍白,彼此搀扶,几乎难以站稳。仁宗皇帝大行的时候,大写无子妃嫔是个什么下场,他们之中有些人可是历历在目的,如今让他们如何不怕?

甚至有些人曾亲眼目睹,太监们将人驱赶到一间宫殿之中,然后每人一条白绫,如果愿意自己主动还好些,要是不愿意的话,就会有太监上前帮忙的,然后就会被送入棺材,和大行皇帝一起入葬皇陵。

故此院子里的女人们,像是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了,却不敢哭泣,生怕惹谁不高兴了到时候第一个见先帝;要知道既然爬了皇帝的床,那就要有赌博失败的准备。

王振看了眼鹌鹑似的一群人,刷的展开了一卷圣旨:“大行皇帝遗诏,尔等跪接。”

这些女人立刻任命般的下跪等候处置。

却听到王振将这一份遗诏宣读完,盖因为内阁所拟,那真真是文采十足,各种典故也是大量运用,只有最后一句,犹如天音“秉上天好生之德,废殉葬之制”

此言一出,跪着的女人们全部如同解开了穴道一般,号哭起来,墙外朱祁镇听到哭声也是长叹了一声,本来朱祁镇的想法是将这些女子放归回家,任其自嫁,可是不论是太皇太后还是内阁诸臣都持反对态度,而这些女子以后则是守在皇陵旁边陪伴着宣宗皇帝,直到老去住进皇陵一角,皇帝身边的位置是皇后的,她们还没有那个资格。而朱祁镇也只能做到如此了,到了如今朱祁镇才明白,孩子对一个女人是多么重要,有时候甚至是生与死的区别。王振宣读完遗诏后就出来了,走到朱祁镇身边“小爷,办完了。”朱祁镇点头道“走吧”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呢。

热门小说推荐
口袋之伊布大师

口袋之伊布大师

作品简介口袋之伊布大师简介2o18二次元夏日祭征文参赛作品这是一个酷爱口袋妖怪游戏的烧友,当有一天穿越到精灵宝可梦世界里,他的目标是成为伊布大师。为了这个目标,...

念XX台词使我暴富

念XX台词使我暴富

一觉醒来,楚青鱼现世界没变,她变了。疑似人格分裂出了新的自己,脑袋里还多了个让她念台词就给奖励的系统。自从得了精神病,果然整个人都精神了。念xx台词使我暴富...

哦我的天你竟然修仙了

哦我的天你竟然修仙了

阎君今天午饭有油炸小鬼,红烧大鬼,清蒸老鬼,还有四层八舌汤。笑面鬼念着菜单。阎君不吃不吃通通不吃,油炸小鬼太油腻,红烧大鬼都烧成黑色了,清蒸老鬼咬不烂,这舌头汤寡淡无味,我要去阳间吃美食了哦我的天你竟然修仙了...

穿书后,大反派为了入赘去种田

穿书后,大反派为了入赘去种田

简介关于穿书后,大反派为了入赘去种田顾娇穿成了种田文女主原女主开局面临偏心爷奶,懦弱爹娘,自私大伯,她果断分家断亲,利用现代知识家致富,从而结识了三皇子。逐渐的,三皇子被她独特才能吸引,两人相爱,誓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惜,这本书是个be三皇子一朝登基,将原女主全家下大狱,原女主也被钉死棺中顾娇手持剧本,翘着二郎腿,搞什么家致富,她才不要走原女主的道路,当富二代不香吗?搞什么分家断亲?顾老太大嗓门,正适合管家,还能压制扶弟魔娘亲当老顾家鸡飞狗跳,吵吵闹闹,顾娇双手叉腰哈哈大笑,这才是种田文正确的打开方式嘛?从此以后,顾娇越摆越烂,空间里的黄金越堆越满。谁知,收养的小仙男弟弟竟然以下犯上。顾娇看走了眼…时恒漂亮乖巧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大黑心,和一双看着她越来越含情脉脉的眼。某日,时恒将顾娇抵在墙角,嗓音低沉暗哑娇娇,要么嫁我,要么我入赘。顾娇我不干,我摆烂。变身狗腿的极品顾家人猛拍大腿入赘好呀,这下顾老二的香火得以延续了。小插曲时恒知道为什么不喊姐姐了吗?顾娇不知道喊姐姐想吊你,喊娇娇想上时恒擒住她的下巴,强势霸道的吻落下—你!...

山神也混娱乐圈

山神也混娱乐圈

表面上是顶级流量小花,实际上却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山神,为了不像前辈一样消散于世间,她白天拍戏拍综艺攒粉丝攒信仰,晚上捉鬼捉僵尸攒功德。简直忙死了在这个时候,十年前睡过的男人却带着遗留历史问题找上了门...

心机美人当家,狗都不缺钱花

心机美人当家,狗都不缺钱花

简介关于心机美人当家,狗都不缺钱花夏书颜是有容貌有智慧有出身的京都贵女。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夺嫡之乱中保全家人,她设计将自己嫁给了有克妻之名的大将军肖云驰。肖云驰是大长公主与老镇北侯的嫡次子,当今圣上的亲外甥,多年戍边不近女色,娶谁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却没想到,母亲亲自给他求来了一只小狐狸。将军,这是夫人给您送来的银子。将军,这是夫人给您送来的棉衣。将军,这是夫人给您送来的军粮。肖云驰坐不住了,他想媳妇了。将军,夫人说,您不用回去,她自己啥都能搞定。肖将军媳妇太能干了怎么办...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