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0页(第1页)

  不耀而光,制作参乎天地,变化合乎阴阳,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也就是说,

  圣人之&1dquo;性”不为&1dquo;情”所动,所以虽然&1dquo;有情”,但&1dquo;未尝有情”。这句话有些

  晦涩,不妨再看一下《复性书》中所言:

  问曰:尧舜岂不有情邪?曰:圣人至诚而已矣。尧舜之举十六相,非喜也;流

  共工,放囗兜,殛鲧,窜三苗,非怒也;中于节而已矣。其所以皆中节者,设教于

  天下故也。

  可见,李翱认为,普通人所理解的&1dquo;情”,在圣人身上是没有的,圣人非喜非

  怒,动作都出于至诚,都是&1dquo;中节”的。他引《中庸》的话说,&1dquo;喜怒哀乐之未

  谓之中,而皆中节谓之和。”李翱的论述开启了后来理学家常说的&1dquo;已未”

  的先声。

  2.复性的方法:

  圣人之性&1dquo;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进通天下之故,行止语默无

  不处于极也”,既然是先天不被情所动,也就不必&1dquo;复性”了。而普通人则不然,

  &1dquo;性”即为&1dquo;邪情”所蔽,那么就需要加以修炼,复其性以归其源,使&1dquo;妄情灭息,

  本性清明。”因此,李翱提出了一些&1dquo;复性灭情”的方法。

  第一,弗虑弗思,情则不生。

  这是&1dquo;复性”的第一步。所谓&1dquo;弗虑弗思”,就是要摆脱思虑活动对清静本性

  的烦扰,斩断思虑活动与妄情之间的联系,这样,妄情就难以产生和展,这就是

  &1dquo;正思”,即&1dquo;无虑无思”。这一步就是&1dquo;斋戒其心”,即以寂静的方法使思虑不

  动,以达到需心灭情的目的。这种&1dquo;斋心”说实际上来源于《庄子》,要求用主观

  的方法,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迫使自己的思虑活动不与外界接触。

  第二,本无有思,动静皆离。

  &1dquo;弗虑弗思”还仅仅是消灭妄情的第一步,远不彻底。李翱认为&1dquo;弗虑弗思”

  是&1dquo;犹未离于静焉。有静必有动,有动必有静,动静不息,是乃情也。”也就是说,

  还没有出有动有静的层次。静和动是一对矛盾,由静可以生动,由动可以生静,

  因此,以静制动,无异于&1dquo;以情止情”,是不能真正达到&1dquo;复性”目的的。而且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